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 (记者 雷妍)当前,人类健康正面临来自重大突发传染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挑战。慢性复杂疾病包含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等,涉及多基因、多靶点通路和网络调控。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传统的、针对单一靶点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适用于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而中医整体的、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和调节对复杂慢性疾病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医药要发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其临床价值,为应对当代健康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国家政策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中药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药企业研发积极性与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

然而,中药创新也存在一些不足。陈凯先表示,如能够填补临床治疗空白的中药不多,国际认可的“最佳治疗药物”中药屈指可数等,部分中药新药研发一味追求新技术、新方法,忽视了自身药效、临床价值和病人获益。

正因如此,陈凯先强调,中药创新必须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所谓“临床价值”,就是要聚焦临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像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等中医药实践一样,来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陈凯先提示,要从五个方面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创新。

1.要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加强古代经典名方的梳理与挖掘,重视经典名方的临床价值;

2.要注重“老药新用”,推动中药改良型新药研究,围绕临床应用优势和产品特点,对已上市产品的研究与二次开发,包括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剂型、增加功能主治以及生产工艺或辅料等;

3.要加强中医病证结合研究,强化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客观化和量化指标

4.要深入中药疗效评价研究,采用循证医学和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科学诠释中医药的疗效特色,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中医证候调理和改善的评价体系;

5.还要充分认识到中药复方成分和作用机理的复杂性,探索中药新药研发新模式。

陈凯先强调,中药现代研究方法学体系还不够成熟,中医临床疗效、病证相关的药理学模型依然缺乏;中药核心功效的成分揭示仍缺乏较系统的研究;中药研究模式依然比较单一,原创性研究稀缺。为此,我们要构建完善的中药“临床经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的产品研发创新链和疗效评价证据链,着力建设中医药高端科研技术平台体系,强化高品质中药质量保障关键技术,促进中药制药产业的集群崛起,重视中药新药研发的创新方法研究,加强中药制药装备创新。

编辑:吴佳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