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土人情

高山族乐器
2011-10-28 15:1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打印本页 关闭
    

  高山族歌舞时很少用乐器伴奏,因此乐器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很重要的,而且乐器也比较简单。其中阿美人的乐器是最好的。

  高山族的乐器大致可以分为管乐器、弦乐器、簧乐器和击乐器四类。击乐器的种类最多,又可分为打击乐器、撞击乐器和排击乐器三类。

  管乐器,也就是气振乐器,即竹笛。分为直笛、横笛、鼻笛、鼻哨和膜笛,其中膜笛和鼻哨只能算作儿童玩具。用直笛的有泰雅人和赛夏人,用横笛和鼻笛的有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曹人,阿美人则有直笛、鼻笛和鼻哨、膜笛等。

  鼻笛是用竹管制作的,由两支16厘米的竹笛绑在一起就成了双管鼻笛,双管鼻笛有三音孔和回音孔,用鼻息吹奏,发音微弱。鼻哨的制作与双管鼻位的上半段相同,只是下半截没有音孔而且,其他做法与双鼻管相同。它原用于作战被围时呼救援哨。

  膜笛是用一种嫩竹,取其一段,保留竹节,削去皮肉,保留一层很薄的竹膜,然后在两端竹节处各钻一孔。轻吹,由竹膜的震动使音量扩大数倍,变成响亮的音调传出,比较容易演奏。

  高山族的弦乐器也就是弓琴。就是用竹片为弓,用月桃草的纤维作弦,弓长约67厘米。布农人的弓弦用铁丝,弓柱用松脂粘固,弓弦固定于弓柱。

  簧乐器也就是口琴,它是一种构造简单的小型簧乐器,具有一个或多个直舌状的簧,簧的一端固定在琴身上挖空部分的一端,另一端可由牵拉或投弹而振动发出嘤嗡之声。琴身是用竹、木、骨或金属片做成,有的在琴身两端或一端钻以小孔,系绳以助吹弹,或延长琴身一端以便拨弹。口琴因音量小,只可作为一种小型娱乐和谈情的乐器,尤其作为青年男女传情的工具。

  打击乐器有竹鼓、木鼓、杵臼、木琴四种。  

  竹鼓是用竹筒一节开一长沟,两头节疤各钻一孔,系藤或竹筏。演奏时两腿伸直,放在小腿上,或挂于颈部,也可放在地上用本棰击鼓。野宿时可吓跑野猪。  

  木鼓是选择空心的树干为鼓身,用凿于挖成较阔的鼓沟,鼓音较差,发出咯咯声。木琴和竹琴一样是阿美人特有的乐器,混合木琴以三根不同的材料为琴木,如软木、硬木和竹各一根组成,也有用三根竹子作琴竿,演奏时用双手打击。  

  排击乐器是铜铃,是由青铜器作成的。青铜铃从形制上可分为圆形、大齿形、神形和果核形四种。  

  撞击乐器包括撞铃和摇铃两种。撞钟是一端完全开口,中间有一铃铛,摇动时发出声音。一般挂在腰间,跳舞时可发出清脆的声音。

责编:侯莉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高清组图

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