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浙大教授一次停车吃面 引出27年产学研融合佳话

2019-04-11 14:44:00来源:浙江在线
  进入四月,杭州开往绍兴市新昌县的高速公路两旁,处处春光烂漫。
  这沿途的风景,浙江大学陈志荣教授已经看了27年。当年,他还是浙大化工系一名留校任教不久的青年教师,一有空就跑到汽车南站买张长途客运票,赶往这个山区小县。
  他的目的地始终只有一个——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企业的名字是“新昌县合成化工厂”。从一个校办工厂,到现代化上市公司,陈志荣一直是新和成关键性的“智慧引擎”之一。
  一家生产研发基地遍布全国、有着数以千计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产出上百种各类产品的大型化工企业,与一位大学教授,两者的产学研合作能达到怎样的深度?陈志荣点点自己的前额:“新和成大部分产品的技术路线都在我的脑子里。给我一张白纸,我马上可以把它们从头到尾、清楚无误地写出来。”
  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新和成人信任陈志荣、依靠陈志荣。他受聘担任企业名誉总工程师,每年有好几个月时间来到新和成各个基地指导技术研发、解决生产难题、培训创新团队……每趟出差,企业派来的汽车早早就在浙大玉泉校区门口等候。陈志荣笑着说:“这么多年了,我从没学过开车。”
  因为那里程碑式的成就
  他捧来中国专利金奖
  陈志荣对新和成有多重要?
  可以这么说,这家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成就,都与他密不可分。
  2010年和2016年,新和成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都是主要完成人。
  今年初,陈志荣与新和成的同仁们从北京领回国内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他们多年产学研合作的结晶“一种连续化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直接推动新和成从传统的化工合成进入到研发生产制剂这一新领域,实现了大跨越。
  谈起这个令人振奋的话题,陈志荣的思绪一下回到20多年前。
  那时,他和现任浙大理学部常务副主任的李浩然教授带领新和成的研发队伍,在车间日夜苦战,终于成功合成了维生素A,企业从此有了核心竞争力。但是,维A的销售很快遇到问题。
  维A很不稳定,暴露在空气中几个小时就会变质,从而丧失营养功能。“维A最主要的用途是饲料添加剂。我们产品的稳定性不够好,厂家使用时只能增大添加量,这样成本就高了,因此,在市场上就缺少竞争力。”陈志荣说。
  大家发现,当时国外的先进同类产品已经升级为稳定化微胶囊,把维A包埋起来,和空气隔绝。但这套技术难点很多,一时看起来无法攻克。
  2003年前后,陈志荣又帮助企业研发出了类胡萝卜素——虾青素、β-胡萝卜素、斑蝥黄、番茄红素,同样是价值极高的添加剂,却也同样不稳定、易变质。这时,解决包埋技术难题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新和成首先考虑的是寻求专利技术转让。一家国际领先的丹麦企业来了,带来厚厚一本“秘籍”。对方介绍,包埋技术是一整套方案,其中每一个配方、每一种工艺都要单独作价转让。
  一个配方和工艺,对方就出价150万欧元。中学化学老师出身的新和成董事长胡柏藩翻翻那本“秘籍”,各类规格品种足有100来个。如果全都买来,价格简直是天文数字。
  胡柏藩找到陈志荣:“我们还是得自己干。”
  陈志荣是学化工的,而把维A做成微胶囊属于制剂工艺,不是自己的专业,有很多问题不清楚。然而,稍作考虑,他答应了下来。
  多年跟随陈志荣研发制剂的新和成制剂研究所所长石立芳说:“这就是我们钦佩陈老师的地方:他遇到困难从不绕着走,总是踏踏实实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陈志荣买了两本厚书,自学制剂工艺。又发动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很快就掌握了制剂化技术的关键原理。
  胸中有了蓝图,陈志荣就带着几个研究生驻扎在新和成,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团队进行系统的制剂化工艺研究。在突破了关键技术后,他埋头设计工艺,指导项目团队采购、安装、调试相关设备。仅用8个月,他们就拿出了虾青素的制剂样品。送到国外检测,一次就通过了。
  “我们迅速把这套技术延伸到其他品种,每3到5个月就有一个新突破。”陈志荣回想起来仍颇为兴奋。科技的力量推着企业大踏步地前进。
  当技术应用到最关键的维A上时,又发生了各种不奏效的情况。陈志荣照样迎难而上。“我还是从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开始,一点点从根源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设计新配方、新工艺和新装备。”陈志荣和北京化工大学的专家合作,用改良装备解决了连续乳化的问题;又找来有高分子材料背景的年轻专家浙大尹红副教授加入团队,共同设计出一种新的包埋材料。
  “最终发明的这项技术,不仅完美解决了维A的包埋问题,还有很强的拓展性,可以应用到香精香料和其他许多营养素上。”陈志荣说。如今,新和成的各类制剂产品正在大规模占领国内外市场。
  因为校园车间无缝切换 他早已成了企业一员
  陈志荣常说,在新和成,他找到了心目中产学研合作的理想状态。
  他和这家企业是因一次“停车吃面”的偶然机缘相遇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和当时许多高校青年教师一样,除了把课教好,陈志荣经常琢磨怎样才能找到项目,在科研上做出些成绩。他尝试和一些企业合作,但遇到的企业领导大多目光短浅,往往一拿到初步研发成果,就不再搭理他,有的甚至连允诺的经费都没给足。
  李浩然和陈志荣在大学时就是睡上下铺的好哥们儿。1992年年初的一天,他俩出差回杭,路过新昌。李浩然说,下车吃碗面,再去看个朋友,他在县里一家化工厂工作。
  就这样,陈志荣从“县里的这家化工厂”接到了第一个合作项目。他回到学校后很快解决了连续化工艺流程问题,把设计好的图纸发了过去。许久没有回音,陈志荣心凉:又遇到赖钱的老板了。
  没想到4个月后,他突然接到企业打来的电话。原来,他们照着图纸改进了装备,完成了试车,把后续工作都做好了,现在工程运行顺利,要向陈志荣一次性付清研发经费。
  “这家企业不只要赚钱,更在乎实实在在做成事。这也是我的价值观。”陈志荣说。从那时起,他和李浩然就与新和成紧紧携手。
  高效精准的科技创新,来自亲密无间的合作。多年来,从浙大的实验室到新和成的车间,陈志荣已无需切换状态。
  在这里,见面的人都喊他“陈老师”。其中有他在浙大多年培养的研究生,他亲自送到企业工作;有早年和他在车间里并肩奋战的技术员;还有许多年轻人,加入新和成后,陈老师领着他们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和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陈志荣做成了许多事。新和成总部大厅的展示墙上,每个小柜子里都装着一样产品: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芳樟酮、柠檬醛……陈志荣拿起一样,当年和大伙儿一起搞研发的往事就全浮现在眼前。
  成功研发出维生素A,是新和成发展壮大的一次“关键战役”。新和成维生素A车间老工段长汪良标说,从投入原料到产出成品,整个工序非常漫长,分为好几个工段,仪器一发动就停不下来。炎热的夏天,车间里没有空调,做实验还得戴着口罩甚至防毒面具,人人汗流浃背……
  陈志荣和大家一起钻进车间,连续奋战了几个月。当时缺少自动化实验设备,实验各个环节都要有人在场,大家轮流值守。陈志荣说:“困了,就靠在反应釜边上、躺在条凳上眯一会儿,一天只能间断着休息五六个小时,到后来累得一坐下就能睡着。就这样,终于把维A项目攻了下来。”
  如今,漫步位于新昌老城区狭窄街市中的新和成老厂区,陈志荣心中充满感慨。他穿过那些老式建筑里空旷的走廊,走进自己当年的办公室,指着墙上一块写字板回忆往事:“就是在这里,我们讨论工艺流程,探讨技术难题,规划科研方向,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
  这些日子,已经成为陈志荣与新和成人的共同记忆。企业庆祝成立30周年,评选“工程楷模”,陈志荣成为当之无愧的人选。每年,新和成给每个员工发放工作服和劳保用品,陈老师也是理所应当地有一份——他早已是企业的一员了。
  因为总是自带一股气场 他是技术人才主心骨
  陈志荣自带一股气场,这是新和成人人都感受到的。
  他看上去略显瘦削,实则很结实,并且精力旺盛。从杭州赶到新昌数小时的车程,他一到就进车间指导技术,从来不需休息。他站在仪器旁边和技术人员交流,手里不拿一页笔记,对各种疑问滔滔不绝地给出答案。
  他记性奇好,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大家都说,厚厚一本学术著作,你让陈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他能指出精要;你让他讲3天,他也能讲得不重样。
  陈志荣指导的浙大硕士研究生李建东,从做毕业论文起就被陈老师派到新和成,毕业后一直留在企业工作。他说:“初到企业,一切都那么陌生,天天提心吊胆的。但陈老师每次来到我们身边指导时那种渊博、自信的气质和满腔激情,让我很快安下心来,觉得什么事情都不再难了。”
  在陈志荣身上,优秀工程师那种让人赞叹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现代工业复杂精密的“庞然大物”了若指掌。走进新和成的生产车间,密布的各类设备和四通八达的管道让人眼花缭乱。而在陈志荣眼里,这却像“1+1=2”的算式一样简单明白:这里的每一条管道、每一个开关,都是他一笔一笔在设计图上画下的。
  有一次,一种新产品要建生产车间,但企业手头只有寥寥几行字、还不够一页纸的技术资料,只好求教陈志荣。“隔天,陈老师就发回一套精细的工艺流程图。”新和成的车间主任祁勇说,“大家惊叹之余,挖空心思要再做点儿修补,最后在某个环节加了个备用方案,万一日后运行中出现问题可以顶上。”这个车间就照着陈志荣的图纸建起来了,施工中没有遇到任何需要调整的地方。最让祁勇服气的是,车间建成运转多年,自己加的那个备用方案从没派上用场。
  陈志荣让人意识到,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维,都来自一种高度自律的生活追求。他每天坚持锻炼,能一口气做数千个俯卧撑。他说,这是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共同带来的结果。
  现在,陈志荣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正在感染、集聚更多的人。新和成从应届生中大量招聘技术人才,每次面试高端人才,陈志荣都亲自参加。他还担任新进企业的博士的导师:“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在企业研发创新产品和写论文不一样。论文可以追求结果的新奇,产品首先要有实用价值。”
  新和成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邵力平感慨说:“那么多人才能留得下,成长起来,靠的就是陈老师这个主心骨。”
  记者手记
  新时代呼唤更多“陈志荣”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浙江大学陈志荣、李浩然等专家与新和成公司长达27年的产学研合作,是颇具示范意义的。在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专家和企业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他们共同经历创业的艰辛,携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企业成长起来之后,仍然保持了对创新的强烈追求。双方始终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企业没有一拿到成果就过河拆桥;专家也没有虎头蛇尾,从技术原理到产品问世,一直源源不断提供智慧支撑。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转化为一种情感。
  成为一家人,关键是价值观要契合。新和成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动力,研发投入占比多年来持续增长,让专家感到企业不止要赚钱,更想做成事,有填补空白、探索前沿的雄心壮志。陈志荣等专家不是只顾追求新奇的结果,而是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来搞研发,这样才会受到企业欢迎。
  在陈志荣与新和成合作之初,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亟需大学和科研机构帮助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今天,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上看创新能力和高校、院所仍有相当差距,特别是破解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仍需深入的产学研合作。还有很多企业在期待遇到自己的“陈志荣”。
  要让更多的专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到一起,成为一家人,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看到,得益于浙大一系列体制创新,陈志荣方能没有顾虑地投入时间精力与企业合作搞创新。他破格评为副教授,后又评为教授,可见其产学研合作成果得到学校充分认可,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占据应有的分量。今年,浙江省全面实施“科技新政”,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完成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可给予70%以上的权属奖励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打破条条框框,激励科研人员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发挥聪明才智,结出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
编辑: 傅炜如

浙大教授一次停车吃面 引出27年产学研融合佳话

进入四月,杭州开往绍兴市新昌县的高速公路两旁,处处春光烂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