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优化机制解难题 西湖区深入推进八大改革项目

2018-11-15 16:39:00来源:浙江日报

  行政服务大厅有了“导办”、工业企业有了新评价体系……今年以来,西湖区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领域推进了八大项目。从“最多跑一次”,到“亩均论英雄”;从垃圾分类减量,到构建医疗长效机制——这些改革项目不仅从体制机制上全面优化,更创新了方式方法,有效化解相关领域难题,取得阶段性成效,谱写了改革的“西湖新篇章”。

  “最多跑一次”——

  服务更高效、市民更满意

  最近,只要来到位于竞舟路上的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市民都会遇到“导办”——在取号区、等候区和自助服务区,“导办”会留意每位办事市民的需求,面带微笑地问一句:“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共有“导办”近百名,他们中超过半数是西湖区各行政部门的业务骨干。相比传统业务办事,“导办”们从“后台”走向“前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市民的满意度。

  “今年3月试点以来,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111个办事窗口的平均等候时间,从22分钟下降到了13分钟,降幅达40%。”西湖区审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西湖区还全力打造“15分钟办事圈”。日前,转塘街道珊瑚沙社区、葛衙庄社区两个“就近办”服务点正式启用。至此,全区34个“就近办”服务点全部实现对外服务,人社、民政等6个部门56项公民办理事项实现“就近可办”。

  此外,西湖区审管办专门设置“未实现‘最多跑一次’投诉和帮办窗口”,一旦出现因窗口主观因素导致“跑多次”的情况,可向该窗口进行投诉。

  农村文化礼堂——

  场地更多,设施更好

  “文化礼堂新建后,设施设备更好了,村民们的活动空间更大更多,文化活动明显多起来了。”看着新建好的文化礼堂,转塘街道桐坞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傅海生显得格外开心——有了文化礼堂这个接地气的大舞台,桐坞村的民间艺术团演出频率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整个艺术团的演艺水平也不断提高。艺术团的队伍日益壮大,社团队员已经发展到200余人,全年开展各类特色文化活动百余场,特别是“我们的村晚”已经成为桐坞村的特色品牌。

  努力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西湖区牵头制定《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首次将文化礼堂建设列入2018年西湖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文化礼堂设计方案采用“联评联审”,采取“线下实地督查+线上实时晒进度”的督查方式,建立微信群,收集情况,督查汇总。截至11月底,西湖区13个农村文化礼堂均已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已覆盖农村人口达80%以上;到2019年,将在全省率先提前三年完成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西湖区还在文化礼堂全面推广“理事会负责制”,提升文化礼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持续推进“礼堂+旅游”“礼堂+民宿”“礼堂+电商”等新模式,提升文化礼堂服务村庄、村民的能力。西湖区还推动区级、镇街、村社文化礼堂“菜单式”服务活动联动开展,建立涵盖文艺、法治等领域的“大菜单”制度。今年以来,在西湖区的农村文化礼堂,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800多场,展览70余场次,配送图书10万余册,送电影600余场次,惠及10余万群众百姓。

  西湖区八大改革项目

  亮点一览

  “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导办”等多项新举措,开设“未实现‘最多跑一次’投诉和帮办窗口”,打造“15分钟办事圈”。

  企业投资“标准地”制度改革:在重点区域谋划一批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的新增工业用地,建立健全标准化操作流程和配套制度,实现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

  “亩均论英雄”改革:制定《西湖区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办法》,2017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六项指标为主,形成了一套清晰明确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

  “农村文化礼堂”改革:制定《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广“理事会负责制”等长效建设机制,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品质。

  “垃圾分类”改革:从源头分类推进垃圾减量化,开展厨余垃圾100%分类示范专线试点。

  “共建型医联体”改革: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5家省市级三甲医院集中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区院合作办医。

  “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率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土地全域整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创新基层治理”改革: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为依托,建设区社会治理服务管理中心,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初步建立。(记者 赵路 高静玮)

编辑: 曹文君

优化机制解难题 西湖区深入推进八大改革项目

行政服务大厅有了“导办”、工业企业有了新评价体系……今年以来,西湖区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领域推进了八大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