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乡村专题 > 中国乡村调查 > 乡土乡情

汉川名吃:二河三蒸

2014-01-28 16:03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汉川有鱼米乡之称。外地客来汉川,都爱吃“二河三蒸”,有人以为“二河三蒸”源于“沔阳三蒸”,其实不然。“沔阳三蒸”为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二河三蒸二河三蒸”则是指清蒸、粉蒸、泡蒸三种蒸菜方法。最有特色的是泡蒸,以自制的米醋调味后淋入蒸菜之上,味道独具!

  “二河三蒸”是由清蒸、泡蒸、粉蒸组成的;清蒸的主要对象是鱼,即将要蒸的鱼杀好洗净,在鱼表面剖几刀,撒上盐稍微放置十分钟就可以上蒸屉了;泡蒸是将泡发的干菜调好作料后上蒸屉蒸熟,最讲究也是色香味最好的是粉蒸菜系了;粉蒸的菜品可谓无所不包,几乎所有能吃的菜都可以拿来蒸制;粉蒸最看重的是米粉的制作和味道的调和,其做法也较复杂。将精选的大米用石磨磨碎(不能太细)成米粉,再将适量的米粉加进五味调好,把要蒸制的食物放进调好味道的米粉里裹上厚薄均匀的一层米粉,然后放在碗里面置于蒸屉中用大火。

  蒸制,蒸制熟了后将碗倒过来把蒸熟了的菜品换进另外的碗里,最后淋上“油醋”(所谓油醋是将油烧好加进葱姜蒜爆锅后再加进适量的醋和水调制的)就可以上桌了,粉蒸中最好吃的是蒸藕、蒸芋头。

  田二河不仅菜肴丰富吃法讲究,而当地的土话俚语也独具风格,不过现在的年轻一代大都不爱讲那些土话俚语了,逢年过节时分,街上到处是夹杂着半调子普通话的年轻人,给平日冷清的街道添加了许多诱人的色彩。而有文化有知识走南闯北的一代新青年们差不多都融入到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中,惟有老一辈的人们对那些土话俚语念念不忘,每天挂在嘴边的都是那些一听就能令人想起童年往事勾起美好记忆的乡里话!

  “二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必与汉川是水乡泽国有关。旧时,汉川“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渔家农户吃不上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湖北的传统名菜。民间有一个传说:“二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妻。当年,起义军行军打仗,多吃夹生饭,盐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细心的陈友谅夫人便采民间所长,以鱼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辅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义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后,身体康复,精神抖擞。 也有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时,品尝了民间三蒸,倍为赞叹,于是,蒸菜便进入了御膳房,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丸等名菜肴。

  过去,有人以为“二河三蒸”源于“沔阳三蒸”。其实不然。一则明清时,二河与沔阳同属沔州,其菜系为同根。二则“二河三蒸’’既继承了“沔阳三蒸”之长,又有突破与发展。如“沔阳三蒸”为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莱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实乃上乘的美味佳肴。

  好酒还需会吆喝。而今,“沔阳三蒸”已捷足先登,打响了品牌,“二河三蒸”及其汉川本帮菜亦应雄起,以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唱响汉川菜的品牌,让更多的游客吃在汉川,乐在汉川。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夏恩博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