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艳羡!只专做自然教育,这个农场创下单日1000人的客流!

2019-05-26 19:26: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开农场,到底靠什么赚钱?很多农场主第一反应是种植养殖,但只靠一产能生存下来的农场不多,更别提活得滋润了,你很难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市场因素,也就很难稳定持续地盈利。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专做自然教育的农场,她把幼儿园开到了农场,她占领了整个成都市中小学户外课程市场,以一个礼拜可以不重样地体验30个户外课程,创造了单日最高1000多人次的接待量。

  1

  花溪农场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不仅景色秀丽,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自然教育基地。

  花溪农场区别于其他一般农场,这是由一群教育人士兴建的农场。创始人“Mickey妈妈”从小在都江堰的田间长大。

  从事多年幼儿教育,加之接触到来自国外的自然教育理念,她和团队决定建设一个自然营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与她幼时一样的快乐。

  经过多地考察之后,农场最终选址在了四川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占地大约1200多亩,有丰富的地势,包括山地、河流、田野等。

  随后团队因地制宜,自行设计并搭建了木屋,开设了菜园、花园、养鸡场、养兔场等等。

  Mickey妈妈说:“小时候在乡下,夏天经常和姐姐一起捉萤火虫玩,这个记忆一直留到现在。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萤火虫越来越少,心里就感到难过,然后在农场发现了萤火虫,我就想,如果我们的萤火虫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证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这就是她创办萤火虫森林户外学校的初衷。目前,花溪农场已接待了超过500家企业、机构和学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000多人次,累计超过10万人。

  2

  花溪农场秉承自然教育理念,并组建了自己的教学和顾问团队,因而拥有较强的自然教学研发能力。将自然教育理念系统化,并且在农场成功落地,这就是花溪的核心竞争力。

  农场研发出6大类自然课程,能够满足一年四季、从幼儿到成年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个市场化企业,花溪农场不靠农产品赚钱,靠什么产品来造血和持续呢?那就是自己独立研发的6大类30节户外自然教育课程。

  行走在花溪农场,一草一木均是知识的殿堂,在自然中认识动植物及各类自然现象,学习自然生存常识等。

  丰富多样化的户外课程体验让孩子们感到耳目一新,比如用情景剧来演示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将一种农事活动做成一整天的学习课程。

  把常见的水稻生长过程及示范、收割稻米、打稻谷、做竹筒米饭、编稻草垫、整理稻草、制作稻草人等,做成了一个系统课程,类似这种系列课程还有很多很多。

  而主题夏令营活动,则是他们的特色。发起建造树屋的活动,邀请树屋建造师和孩子们一同建造树屋营地,实打实动真格上手扛木头、钉墙板、搭屋顶。

  在一个夏令营期完成这项大任务,挑战自己,不像其他农庄来了一天玩玩就走了,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无论从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独立能力上都能有很好的历练,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收获感和成就感。

  而在整个暑期的夏令营活动中是有多种课程供选择的,除了专业性较强的户外课程之外,激发孩子们创造力的课程也是丰富多彩:

  像戏剧探索体验、原创道具、创意造型、定向越野、夜间寻找萤火虫、泼水大战、露天电影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游戏给孩子们多样的选择。

  3

  自2013年开园试营业后,几次针对幼儿园宝宝们的活动下来,花溪农场“以大自然为天然课堂”的理念引起了业内不少同行的关注,纷纷表示能否向他们开放。

  随后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培训机构、团体组织成为花溪农场的合作伙伴。

  各类媒体亲子节目的热播,让观众们意识到在自然中进行亲子活动非常有意义。于是,以花溪为大本营,专注于自然教育的YHC萤火虫品牌成立。

  2016年暑期,花溪农场推出了第一个暑期自然学校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400多名学生参加,学生和自然导师一起,完成了农场里约10个树屋的建造。

  在这里,他们白天还可以种地、摘菜、喂牛、观察鸟类、认识植物,晚上可以看到满天星星点点的萤火虫。

  截止目前,4年下来,累计有23个国家15万人次来到这里与自然亲密接触。

  花溪农场与政府部门合作,举办适合在农场开展的各类活动,让农场的品牌知名度更高。

  花溪跟体育局合作,举办定向越野赛,比赛吸引了3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共有60个代表队参赛。

  这种融户外休闲、娱乐运动,竞技运动为一体的活动是非常受年轻人喜欢的。

  花溪还跟科技局合作,参与了成都市科技周为期两天的科普主题展示体验活动,现场分为展示部分和互动体验部分,吸引了大量大学生过来体验。

  与政府合作类的活动举办,很容易在当地各大媒体了解到活动的承办单位,因此花溪农场随着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已经被旅行社纳入了成都大熊猫旅游线路的旅游点。

  4

  农场用工一直是困扰庄主们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花溪农场也不例外。

  但他们想了一招很凑效的方法,以工换食宿,招募志愿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用工策略,比如花溪招了两个国外的志愿者,那就需要翻译,而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前抓住机会练习口语,会争先恐后地来报名,解决了农场忙碌时人手短缺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见到农场有外国友人在这里工作,顿时会觉得农场逼格高了一截。

  另外像暑期实习生招募,都是利用学生的假期,和根据招募者本身的需要作为结合点来发起招募,效果简直不同凡响。

  如果你的农场现在还没开始盈利,一定要去想你的标准化、规模化、可销售的产品是什么?

  其实,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服务。比如花溪农场的自然教育课程,完善而丰富的体验活动,这就是花溪农场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转自农场主十

  中国乡村之声编辑:朱远菁//责编:李沛//监制:张磊

编辑: 孔明

艳羡!只专做自然教育,这个农场创下单日1000人的客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