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鲁锦守护者技艺精湛后继乏人 山东“活历史”亟待传承续写文明

2018-12-14 19:59:00来源:央广网

  摘要

  鲁锦,被称作鲁西南的“活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鲁锦绚丽多彩,极似织锦,图样、花色繁多,品种上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鲁锦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春英,几十年来为鲁锦编织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呕心沥血,虽然困难重重却矢志不渝。

  在山东鄄城鲁锦博物馆里,刘春英就坐在自己亲手织成的一幅幅鲁锦作品下面,接受记者的采访。

 

点击视频,观看鲁锦守护者刘春英的故事

  与人们熟悉的苏锦、蜀锦不同,鲁锦其实是山东民间土布的织造技艺。按当地风俗,姑娘结婚时,必须用自己亲手织的花布做成的被褥、床单、门帘、枕头、枕巾、手巾、服饰等作为嫁妆,以显示新媳妇的灵巧和聪慧。

鲁锦作品

  刘春英年轻时,是当地十里八村的“名人”。因为她能够织出难度非常高的花纹,所以经常有人请她去帮忙织布。从那时开始,刘春英就和鲁锦织造结下了难解的情缘。

  鲁锦的织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要经过72道繁杂的工序。其中,掏综是鲁锦织造的核心技艺,根据织锦图案的设计要求,将1200根经线分别准确穿过不同位置的四个缯片。

  要在这么复杂的织布机里面精准地穿线、引线,并且设计花纹,更考验着织布者手、眼、脑的全方位协调。

刘春英从十几岁就学习织造鲁锦

  刘春英指着墙上的一副名字叫做“难死人”的鲁锦布料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秘密。这幅布料采用的是鲁锦最难的花纹样式——“灯笼花”,以花纹像一个个小灯笼而得名。之所以叫“难死人”,是因为蓝色的线当中还夹着一根白线,需要相当高超的技巧。即便是刘春英本人,也要两个小时才能织出一米见方的布料。

  而她的徒弟,则没有人能够织这么复杂的作品。

  说到徒弟,就说到了传承。这是现在刘春英最着急的事情。2014年,刘春英成为了鲁锦技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此时,她已经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变为了老者。鲁锦在农村也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农村人日常的布料和用品都可以方便地购买了,没有人织布了。年轻人也多出门打工,没人要学鲁锦这项又苦又累,还不赚钱的手艺。

织鲁锦用的手工织布机

  手工技法的鲁锦成品价格高,难卖。招徒弟也不顺利。刘春英仅有的几个徒弟,技术也不过关。传承的担子就这样重重的压在刘春英的身上。

  与精神压力一同落下的,还有经济上的窘境。产品卖不出去,无法变现,刘春英知道,坚守是苦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做传承人,是孤军奋战。

  如今的刘春英岁数大了,身体虽然还硬朗,但是毕竟不如年轻的时候。以前能够织布到深夜的她,如今织两个钟头就要休息一下,不然身体吃不消了。刘春英承认,织布这门手艺可以被机器替代了,这是不能改变的现实。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想办法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比如将村里还会织布的妇女组织起来,大家一起织布,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卖一点是一点……当然,当地的政府部门、国内的艺术院校和企业也有很多联系到了刘春英,帮助她设计鲁锦制作的衣服、家居用品,试图从时装的角度来打开鲁锦的市场……

  她和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也觉得累,也觉得苦,但是鲁锦手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传下去的话,她觉得太可惜了。

刘春英(左)和记者李伟民(右)合影

  短评

  乡村技艺和文化其实可以不孤独

  李伟民

  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地区,有着数不清的老手艺、老传统、老艺术……它们有的曾经是当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看家本领”,有的是十里八村津津乐道的文化消遣。这些手艺、艺术形式在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实际功用同时,也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并成为增强邻里关系、凝聚人心的重要媒介。

  鲁锦凭借小小的一块布料,就可以把菏泽地区广大的农村串联起来,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又互相比拼,把当地村民热情、聪慧、勤劳、朴实的性格彰显得淋漓尽致。它激发出了古老农村内敛又强劲的活力。

  然而,岁月变迁,社会的加速发展让众多农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究竟应该如何传承与保护的难题。当刘春英这样的传承人逐渐老去,年轻人渐渐远离,这些曾经激动人心的手艺与艺术,是否难逃枯萎的命运?

  物质与形式,从来都不是具有强力防腐剂的不老神话。从古传承至今的,往往是蕴藏其中的精神与文化内核。无数先秦的竹简,秦汉的绢布,宋元的雕版,明清的线册,都已化为泥土,无处可寻,但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信念却绵延不绝,深深扎根于每一代、每一个人的心中。

  刘春英的孤独,是有解的。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广域的受众,就需要有人下一番功夫,挖掘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核,然后再赋予其适应现代的形式,比如在安徽的不少地方,政府推动下的黄梅戏走进校园,让一群群孩子放下了流行歌曲,爱上了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河北张家口,“打树花”这门传统手艺与特色旅游打包,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有了适应现代的形式,吸引来一群爱好者,传承的难题也就不攻自破。

  总之,保护和传承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止需要刘春英这样的巧匠,更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更新思路,创新举措。相信这些原本就诞生于乡村的手艺与艺术形式,一旦得以焕发全新生机,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不可想象的动力。

  总策划:史敏

  本集策划:舒晶晶

  本集采访撰稿:李伟民、菏泽台王阳艳、田宽

  本集摄影摄像:陶泽文

  本集责编:舒晶晶

  新媒体编辑:汪群均、曹畅

  新媒体制作:李沛

  监制:刘智力

编辑: 孔明

鲁锦守护者技艺精湛后继乏人 山东“活历史”亟待传承续写文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