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们的子弟兵|布依人家话幸福 浓浓军民鱼水情

2018-08-02 13: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韩晓 孙崇峰 通讯员李光辉 欧阳井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国乡村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我们的子弟兵》,关注各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帮扶地方群众脱贫攻坚的感人事例。

  乌沙镇普梯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西北部,是兴义市乌沙镇最为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这里连最基本的吃水和出行问题都无法解决。2009年,驻守在这里的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与普梯村结为帮扶对子,为这里引来了水,修好了路,带领着普梯村走出贫困。

普梯村村口的纪念石碑

  为改善普梯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武警黔西南支队的官兵不断奉献才智和汗水,与村民一起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壮歌。在武警官兵的帮扶下,普梯村正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朝着更加富裕的美丽村庄迈进。

普梯村村委干部讨论如何给武警官过“八一”

  郭成林:今天我们主要的话题就围绕建军节,这十年黔西南武警支队帮扶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村委也得感谢人家,给他们过个节。

普梯村的桃子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梯村,一大早,村委会的村干部们就围坐在一起商讨起来。再过几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想着一件事:怎么给黔西南支队的武警官兵们过节。普梯村村委会主任田大香:

  田大香:我觉得可以把武警官兵请过来一起过节,咱们村桃子这么好,拿一点给武警。还有土鸡,让他们来尝尝农家菜。

  经过一番商讨,大家一致决定,给战士们送去村民自己种的桃子。

普梯村万亩桃园的桃树

  普梯村种桃子已经将近20年了,进村的道路两旁就是郁郁葱葱的“万亩桃园”,这片桃园是普梯村村民和武警部队一起建设的,夏季,桃树上沉甸甸的果实自然是回馈武警官兵最好的礼物。

  文建民是普梯村的种桃大户,今年,他家桃子成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留出一部分质量最好的,送给帮助过普梯村的武警官兵们。文建民告诉记者,凡是普梯村的桃子种植户,都把武警部队视为最可亲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普梯村的桃子种植连最基本的浇水问题都没法保障,更别说发展成“万亩桃园”,销往全国各地了。

  文建民:以前给桃子浇水都要去很远的河里挑水,那时候产量很不稳定,天气干旱的时候就不结果了。后来武警官兵来了,帮我们把水抽上来。现在水好了,产量就正常了。

  没有水吃,没有路走,直到2009年,普梯村3000多位村民们还过着这样的生活。“普梯住在半山坡,年年干旱实在多,黄泥河水门前过,只能看着不能喝”——这是过去普梯村流传的一段顺口溜,描绘了普梯人的用水困境。普梯村坐落于黄泥河畔半山腰上,虽然山下的河谷从未断流,但面对200多米的垂直高度和蜿蜒坎坷的山路,村民们只能望水兴叹。

  普梯村77岁的老人张维香说,以前她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去河边打水,由于打水的人太多,村民们必须慢慢排队,所以打上来的水都格外珍贵。

  张维香:以前水供不上来,要去挑,还要排队,要有先来后到,怎么样也要半个小时才行。半路累了想休息,但是路不好,碰到了水洒出来,心疼的不行。洗衣服只能去河里洗,要很早去,因为要在河边把衣服晒干,要是晒不干只能湿乎乎的背回来,都背不动,沉得很。那时这些活都是我来干,累得很。

  2009年,普梯村遭遇了一场大旱,严重的干旱让粮食颗粒不收,别说牲口了,就连人都很难喝上一口水。为了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武警黔西南支队官兵扛着水箱给村里运送饮用水,在送水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村民吃水的困境,于是主动请缨,帮村里解决吃水的难题。普梯村村委会主任田大香:

  田大香:这是一个大水窖,水抽到这里面净化,那是净化箱。现在24小时都有水。

普梯村一期饮水提灌工程

  在普梯村的一处高坡上,一座蓝色的锥形水箱矗立在绿水青山之间,2009年干旱后,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武警贵州总队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修成了第一期饮水提灌工程。这项工程整整花了92.6万元,开挖隧道2000多米。黄河泥水征服260米落差,爬上了1300米的高坡。当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喷涌而出的那一刻,普梯村老百姓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普梯村村委会主任田大香:

  田大香:当时很多人都围在那里看水龙头,一打开水就流出来了,有的人激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哎呀,终于可以摆脱去河边背水的日子了!

张维香和老伴为一期饮水提灌工程写的对联

  “黄泥河水爬上山,普梯人民梦已圆”——第一期饮水提灌工程完工后,张维香和老伴激动不已,写下了这幅对联,而这两句话也象征着普梯村新时代的到来。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村民们终于不用为喝水而奔波了。

  张维香:哎呦,要是没有这些武警战士我们连水都没得吃。我儿子就说我现在很闲,不用打水了,每天就可以去玩了。现在洗衣服也有洗衣机了,水龙头一打开,水哗啦啦就出来了,所以武警对我们太关心了。

记者韩晓采访张维香夫妇

  2013年,同样是在武警贵州总队和贵州黔西南支队的帮助下,普梯村又建起了二级提灌,彻底解决了当地上万亩的农田灌溉用水。有了用水保障,普梯村的桃子种植业也彻底和干旱道别,迎来了连年丰收的喜悦。

  然而,除了水,普梯村还有一大难题急需解决,那就是路。

  普梯村地处滇黔交界,群山环抱,山坡高陡。受地形影响,过去能进出普梯村的唯一道路,是一条连机动车都无法通行的砂石路。2010年之前,当地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和牛。泥泞的山路阻碍了老百姓的出行,也让普梯村的桃子运不出去。桃子种植户文建民:

  文建民:以前路不好,来买桃子的人只能用马把桃子运出去,那时候很不好卖,只有走货的愿意上来收,种多了都卖不掉。

  为了解决通行问题,2010年,武警黔西南支队组织官兵成立“突击队”,先后出动兵力3000多人。经过3个多月,和当地的村民一起修通了一条通往山外,承载村民致富希望的7公里的水泥路。村民张维香回忆说,正是从那以后,她的鞋子变得一年比一年干净了。

  张维香:以前我们这里都是泥巴地,如果下雨,鞋很容易陷在泥里。现在干干净净的,我这个鞋子穿了好几天了还是很干净。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出门就能看到。所以武警真是咱们亲上加亲的人。

  现如今,普梯村已经有2条通村公路连接着324国道,22公里通组路硬化率达到了70%。桃子丰收时节,村里的桃子摘下来,装上车,马上就能运到山外的市场。文建民说,以前,他们是打着灯笼找买家,现在桃子还没种出来就已经被预订一空。

  文建民:今年桃子几星期前就卖完了,武警部队平时经常帮助我们,给我们大力支持。我现在种了一千颗,一年能有2万到3万收入。以后不种苞谷了,就以种桃子为主。

武警贵州总队政委韩云鹏一行在普梯村调研扶贫工作,研究规划普梯村发展的美好蓝图,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水有了、路通了,武警黔西南支队官兵为普梯村做的两件实打实的“大事”,不仅带领着普梯村的村民脱离了贫困,也让武警官兵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了普梯村百姓的心里。普梯村村委会主任田大香:

  田大香:我们这里唯一一家种了杨梅,头天晚上听说武警官兵要过来,第二天一早就去摘杨梅,放在村委会。说等武警过来,就把杨梅给他们吃。老百姓自己家里面有的东西,都送到这里来给武警战士们吃。

  现在普梯村已经彻底脱贫,脱贫后如何让百姓致富,成了武警黔西南支队的新任务。

武警官兵帮助普梯村村民拔草

  在当地村民和武警官兵看来,普梯村的美景确实让人惊叹,这里青山环抱、相依延绵、美景如画。森林中传出的啾啾鸟鸣和潺潺溪水融为一体,使人心旷神怡。邵恩胜是武警黔西南支队的政委,在帮扶普梯村的过程中,他成了普梯村党支部的编外支委,也被普梯村授予荣誉村民。在他看来,普梯村是一座聚宝盆,是多彩贵州浓缩的精华。他暗暗发誓,要把这里的每一寸资源利用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邵恩胜:现在我们抓的每一个产业项目,都往旅游那个方向发展。黄泥河两岸钟乳石非常漂亮,我们探出有两个溶洞有开发价值,这一个点就足以让普梯村人民过上好日子了。另外这里的千亩梯田,明年会变成中国第一梯田花海,这是我们的构想。去梯田花海拍婚纱照的时候,就可以栽一棵,成片以后,又是一道风景。总之普梯村的含金量很高!

  为了带领普梯村致富,邵政委可谓把村里的事融入到了自己生活里。工作出差、朋友聚会都成了他推销普梯村的契机。一有时间,他就带着武警官兵往普梯村跑,小到村民门口的一个花坛,大到普梯村的远景规划,他都会亲自参与设计改造。

  正是因为和村民朝夕相处,武警黔西南支队的官兵们才和村民打成了一片,在村里发展项目的时候,村民也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邵政委说,直到现在,有一件事还叫他无法忘记。

  邵恩胜:有次要建药王谷,几百亩土地要流转,不流转项目落实不了,涉及到几十户人家,开始有很多人不愿意。最后村干部就说,项目是邵政委主推的,没有任何人再说话了。第二天全部全部站在地头,主动把地流转出来,这让我非常感动。

  说到这件事,邵恩胜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在帮助普梯村的这件事上,武警黔西南支队的每一位官兵都自觉的张开双臂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为普梯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力量。

  邵恩胜:我们跟普梯村的共建关系有不可复制的,也有可复制的,可复制的是经验模式,不可复制的是军民关系,感情是不可复制的。我在这工作六年时间了,普梯村我经常去,到目前为止所有政策都是一片赞扬声。扶贫那绝对不是一届人的扶贫,应该是一届班子接着一届班子,一茬官兵接着一茬官兵。

武警黔西南支队政委邵恩胜

  夜晚降临,普梯村的文化广场在路灯照射下很是明亮。劳作了一天的村民在广场上唱起民歌,跳起广场舞,老人们弹奏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曾经,因为山区的闭塞,普梯村这片世外桃源笼罩着层层迷雾;现在,在最可爱的人的帮扶下,这里的生活炫丽多彩。

武警贵州总队为普梯村武警春蕾佳克学校捐资助学

  村民:我很开心,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武警支队的大力帮助,我们很满足,也很感恩,感谢党!感谢黔西南武警支队!

编辑: 孔明

我们的子弟兵|布依人家话幸福 浓浓军民鱼水情

乌沙镇普梯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西北部,是兴义市乌沙镇最为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这里连最基本的吃水和出行问题都无法解决。2009年,驻守在这里的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与普梯村结为帮扶对子,为这里引来了水,修好了路,带领着普梯村走出贫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