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让乡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2018-07-31 15: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洪波 彭小毛 张子亚 朱永)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正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蓝海。农民要富、产业要兴,互联网在其中能起到怎样的催化作用?广东、浙江两地的部分乡村通过互联网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不断拓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覆盖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广东省揭阳市军埔村,宽敞的马路两旁,排满了三四层的小洋楼,各种电商招牌让人眼花缭乱,随便走进一家店,审单、配货、出仓、发件,忙碌而又有序。这个全国最早的“淘宝村”之一,人口只有2000多,网店已超过5000家,月成交额在3亿元以上,带动周边超过15万人就业。

  然而就在6年前,这里还和千千万万个普通村庄一样,面临“空心化”的窘境:原有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快速萎缩,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2012年,19岁的许冰峰在广州打工期间,接触掌握了电商业务,返乡创业:

  许冰峰:就感觉租房子等各方面开销都很大,所以就在家里开了一家网店。

  跟许冰峰同时期返乡开网店的十几个年轻人,作为军埔村最早“吃螃蟹”的一批创业者,赶在了电子商务的风口,个个做得风生水起,并迅速吸引更多村民加入。

  当地政府很快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村里架设了揭阳市首个4G基站,提供电商企业贴息贷款,引进快递物流企业,建设电商培训中心,让军埔村一跃成为电商“高地”。

  然而好景不长,一哄而上的几千家淘宝店,80%以上都是帮别人代销服装,模仿抄袭、打价格战,低端同质化竞争导致军埔村的电商产业一度陷入“寒冬”。

  村里面年轻的电商经营者们几经磨合,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鼓励创新,可以互相供应畅销品种,但绝不抄袭模仿或者搞价格战。这一行业自律公约,奠定了军埔村电商健康发展的基石,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人前来“淘金”。如今,村里三分之二的淘宝店面都是外地人开办。军埔村电商“元老”王创平坦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王创平:涉及到一些创新的问题,人才的问题,产品升级的问题,不考虑就被淘汰了。要搞个直播卖童装,就得找个模特穿着示演,以前平面图片展示给客户,现在都得用视频了。

  当军埔村在探索引入农村电商的“活水”,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时,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遂昌县也正因地制宜,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营造县域电商生态圈,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深度转型。

  遂昌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80%以上,独特的环境造就了菊米、竹炭、烤薯等众多优质农特产品。早在十多年前,电子商务刚兴起时,一些村民就在网上卖起了竹炭,并迅速发展,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网店协会,以本地化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赶街网为引擎,带动全县农村电商集群式发展,重点破解农民互联网思维不足、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质量安全可追溯等难题。赶街网联合创始人徐振峰介绍说:

  徐振峰:农村里的东西要出去,必须有好的商品化的路,产品标准化、包装、品控、保险、配送,我们一直很关注。

  徐振峰说,通过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如今遂昌的农产品知名度大涨、价格翻了好几番:

  徐振峰:地瓜干本地才卖三四块钱,网店已经卖到十多块钱一斤了,销量价格都有所提升。

  遂昌县趁势而上,不断拓宽电子商务的覆盖面和应用场景,在每个自然村都建立了赶街网电商服务站,促进“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还代办2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让每一个乡村都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依托完善的电商服务体系,遂昌县又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返乡创业大学生毛永谊和父亲办起了食品加工厂,聘请村民生产当地特产长粽,全部采用本地上等的大米、土猪肉和梅干菜精制而成,畅销全国各地:

  毛永谊:一个端午大概能做到100万的产值,原来是销往江浙沪周边省市,现在通过赶街网卖往全国,也让全国人民认识了遂昌长粽。

  广东军埔村和浙江遂昌县的实践证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扶持监管,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小乡村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产业兴旺。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实现网络零售额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

编辑: 孔明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让乡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正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蓝海。农民要富、产业要兴,互联网在其中能起到怎样的催化作用?广东、浙江两地的部分乡村通过互联网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不断拓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覆盖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