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姚庄镇农民画:讲述地名故事 挖掘民俗文化

2018-06-29 14: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记者刘瑜颖 陈瑜艳 陆美娟 钱志君)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民画被誉为“中国农民特有的艺术语言”,多为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的美誉。

  微信公号里展示的农民画目前正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的“地名故事”农民画精品展进行展出。这些画作构思独特新颖、色彩鲜艳亮丽,生动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个来自姚庄的地名故事。今天的《看焦点》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这场别开生面的画展。

  姚庄镇农民画作者马万芳:“我画了四幅画来体现这个故事。我在画的时候就想,这个故事一开始只有两个人,他们是逃难到这里,人比较少,我就想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画面画得看上去丰富一点,所以我用了红色的底色,看上去比较喜庆一点。”

  姚庄镇农民画作者马万芳:“我选择“俞家汇”,因为我本身就是俞家汇人,所以我选了这个‘俞家汇’的故事。画这幅画,我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从创作到结束。”

  “俞家汇”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小夫妻在长满蓬蒿野草的荒地里克服困难开荒种庄稼,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们又开豆腐店,很快吸引了不少人到这里居住经商,慢慢一个水路交通方便的小镇就形成了。因为男青年姓俞,所以大家就把这里叫“俞家汇”。

  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俞北村村民马万芳画画有四年多了,她创作的一些作品还在省、市、县里的比赛中获过奖。4月份,她开始创作关于自己家乡“俞家汇”的故事。  

  姚庄镇农民画作者马万芳:“因为农民画本来就讲究色彩艳丽,但这个故事里人比较少,体现不出来,我就想怎么样用色彩让画面丰富一点,所以就用了红色的底色,然后他们要种豆子、种麦子,而红的和绿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比较艳丽,所以最后我就用了黄、绿和红搭配在一起。”

  马万芳说,以前创作时,自己可以大胆构思,想画啥就画啥。而创作地名故事农民画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个故事交代完整,和过去纯艺术创作不同,以地名故事为主题的农民画还承担着传递乡愁的作用。当时她打好初稿后,请姚庄镇锦绣农民画社的专业画师来指点,农民画社的沈老师给她提了不少修改建议,让这幅画作更加完整。  

  姚庄镇农民画作者马万芳:“因为我一开始没画那么多人,就画了两三个人,我想也差不多了,沈老师说稍微再加几个,要有小孩有大人。他说既然水陆交通比较方便,就要有船,我就加了两条船。”

  我们常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是故乡的名字。地名,是乡愁,也是情怀,是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契合点。姚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沈佳雯带我们看了另一位农民画作者顾娇的画,这幅画画的是“北鹤村”的故事。  

  姚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沈佳雯:“主要是讲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块宝地,因此,村民五谷丰登、其乐融融,但是自从村里来了两个恶鬼霸占了这块宝地后,村里的庄稼颗粒无收,村民苦不堪言。后来有一天,村里一个叫翠花的妇女救了一只白鹤,放生之后,这只白鹤就回来报恩,把这两个恶鬼赶出了村子,从此村民又过上了其乐融融的生活,为了纪念这个白鹤,当地村民就把这个村子改名为北鹤村。”

  沈佳雯说,顾娇的三幅作品,不仅把“北鹤村”的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她对一些姚庄本地素材的运用,也让人倍感亲切。  

  姚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沈佳雯:“我用到了姚庄当地比较本土的一些素材,比如说桃树、小亭子、水稻,这些都是江南水乡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特有的颜色。一幅画上有多种色调,把冷色调、暖色调都配上去了,但是都很协调,没有突兀的感觉。”

  地名是望得见山的故土心,看得见水的思乡情。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是乡土文化的历史见证与寻梦乡愁的情感记忆。姚庄镇地名故事农民画精品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

  参观者陈斌:“这个感觉很好,而且很有乡村特色,很能表达姚庄当地的乡土风情,我外婆也会画农民画,我觉得对老年人来说,画画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参观者殷敏:“作品颜色很鲜艳,然后又很生动活泼,也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看上去有些卡通的感觉,而且它还有故事,反正内容很丰富。”

  “姚庄、白鱼荡、六塔镇、藏兵荡、沉香荡、南北村”等22个妙趣横生、内涵丰富的地名故事曾经“活”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现在,通过25位农民画作者的57幅作品,这些故事得到了一次带有泥土芬芳的视觉展示,而一些有特色的作品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嘉善博物馆工作人员鲍朦郁:“在这次的农民画展中,还有一幅比较有特色的画,大家来跟我看一下。这幅画是陈根川老先生画的丁家栅的由来,它讲述的就是这四个栅栏,据说当时是为了防止强盗入侵特别设置的。像这些河流啊,还有这个房子,还有树,都是以前就有的。”

  鲍朦郁说,她也了解到,为了画好这幅画,作者陈根川还特地让镇上的老人们一起帮他回忆,尽可能地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丁家栅,同时在颜色的运用上也十分用心。  

  嘉善博物馆工作人员鲍朦郁:“这幅画虽然是农民画,色彩比较艳丽,但还有一种古典的感觉,特别是瓦片的灰呀、河流的蓝呀,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带一点灰蒙蒙的,整体的色彩是平和的,是比较温顺的颜色,让人看起来比较舒服,色彩也很协调。”

  地名故事农民画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时空的穿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透过这一幅幅画面,定格在我们面前的除了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份浓浓的乡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美丽乡村建设应具有“文化内涵”,不仅要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更要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编辑: 宋雪

姚庄镇农民画:讲述地名故事 挖掘民俗文化

微信公号里展示的农民画目前正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的“地名故事”农民画精品展进行展出。这些画作构思独特新颖、色彩鲜艳亮丽,生动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个来自姚庄的地名故事。今天的《看焦点》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这场别开生面的画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