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自然风光加民俗文化 甘肃陇南农人找到脱贫之路

2017-07-15 21: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王妍 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陇南,地处秦巴山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截止到目前,陇南的国家级贫困县还有9个,是甘肃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但陇南又是一个神秘、美丽、充满希望的地方。这里有动人传说、独特民俗从古老延续至今,清新的空气、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织的峡谷,展示出地形地貌的独特性、物种气候的多样性,构成了陇南山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奉养着283万陇南人的生活。

  在精准扶贫等系列政策的带动下,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陇南山区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自然风光加上民俗文化,甘肃陇南的乡亲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古老的白马藏族部落居住在群山环绕的白马河流域。进入七月,石门沟村的李双全比往常起的更早,先洗摘好从山里采回来的野菜,又烙起了白马山寨特有的核桃饼。正忙着,游客三五成群,走进了他开办的农家乐,李双全赶忙端起酒杯唱起祝酒歌,不一会儿,咂杆酒的香气就飘满大院。老李说,这两年,农家乐旺季时一天可以接待300人以上

  李双全:在铁楼,我们是最穷的一个村子,在九几年的时候,每天都是饿肚子的,你看现在好了,现在吃也吃不完,一天又开心,每天早上起来,白马咂杆酒喝上,歌唱上,到晚上再跳跳锅庄舞,寨子里的矛盾都没有了,孝顺老人的格外多。最近两年收入不错,一年毛收入就是一百多万。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当地围绕云瀑等自然景观在陡崖上修建了观景栈道。走在栈道上,石门沟村村支书吝忠佑随手捡起了草丛中的塑料袋,一路带到山下的垃圾桶才丢掉。他指着栈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介绍,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的老百姓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纷纷自觉保护家乡。在班富全新建的木屋前,一位白马藏族老人品尝咂杆酒:

  吝忠佑:确实提高了,这些树都是村民一家四棵,这些树连土都是自己弄上来,自己灌水,灌这四五次水,自己挖坑,都是义务投工,他知道保护生态环境是自己以后最好的出路,为下一代打好基础。

  看着周围村庄依靠旅游创收致富,案板地村村支书班富全也坐不住了,为了鼓励乡亲们跟上特色村落的建设步伐,他率先改造了自己的房屋,新建的木屋上有着白马人特有的装饰,古朴而神秘,在二楼,他准备了几间客房,准备近期开门迎客。班富全说,自己的房子就是全村的“样板间”,下一步,全村都将迎来“大变化”。

  班富全:自己掏了一万块钱,政府掏了四万块钱,原来是瓷砖,现在漂亮的是实木结构,我们白马人以前的房子就是这样纯板子装的,回归过去。

  夜幕降临,白马河迎来狂欢时刻,不少游客聚集在草河坝村的广场上看“池哥昼”、跳火圈舞。现在,原生态的表演已经成了铁楼乡的“金字招牌”。铁楼乡乡长余石东介绍,依托已经发展起来的三个传统村寨,下一步,要把全乡所有的行政村都纳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盘子里来,打造具有独特民俗标记的白马河旅游区。

  余石东:目前改造了的应该有1千多户,剩五百多户下一步也会改造,通过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到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发展乡村旅游,白马河目前是一个3A级景区,三年左右,我们就打造成4A级景区,整个白马河流域就是全域旅游。

  地处白龙江与白水江的交汇地的玉垒乡,曾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最贫困山乡之一。说起过去的玉垒,玉垒乡冉家村村支书孟兴均连连感叹“崖多路少”,山大沟深、人畜难行让老百姓只能守着三分薄田勉强糊口。立足村情实际,玉垒乡激活旅游带贫机制,第一步就是修好路。

  孟兴均:山上路不好,我们村原先都是基本不出门,一年到街上赶集就是这么两三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我们的基础设施建好后,受益的人口几乎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乡村旅游对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大概在每年人均五百到一千元钱。

  “玉垒雄关汇两江”的地理区位优势,让玉垒乡具有天然的旅游吸引力,但在玉垒乡党委书记刘惠平看来,还要想办法扩展旅游内涵,把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刘惠平:三国时期,郭淮在玉垒关屯过兵,这个方面的历史资料我们都挖掘出来了,我们的石磨展示区有两百多台石磨,都是咱们三国时期留下来的。第二个就是我们玉垒花灯戏,这是传唱了千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村都成立了玉垒花灯戏的戏团,只要游客来了有要求,我们就可以唱。这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精准扶贫注入了新的元素。

  冉家村村民孟辉就尝到了甜头。前几年,他在村子里建起了小木屋开办农家乐。他介绍,像这样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颇受游客喜爱。在冉家村已经有了三家农家乐、五家农家客栈,但是到了旅游旺季,村里的床位还是不够住。

  孟辉:周围附近的比较多,现在宣传出去了,像四川比较临近的省的人也会来的。

  不仅大山里的农家乐有了人气,利用国道212线上过往游客较多的优势,“马路边边街”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创收新渠道。玉垒乡乡长蒲明艳介绍,目前玉垒乡已建成两处“马路边边街”,统一为当地3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销售柜台、遮阳伞。

  蒲明艳:你看像十一国庆长假的时候,我们路边店最好的时候,有的一天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像我们这边的野生菌啊,还有当地产的山核桃那种,反正就是玩的、吃的都有。如今,陇南共有280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从普普通通的青山绿水到“真金白银”,座座大山正在为陇南的旅游产业锦上添花,乡村旅游正在成为陇南地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枚金字招牌。

编辑: 王肖军

自然风光加民俗文化 甘肃陇南农人找到脱贫之路

在精准扶贫等系列政策的带动下,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陇南山区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自然风光加上民俗文化,甘肃陇南的乡亲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