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农村电商寻路人|农货变网货 我们的日子更红火

2017-04-07 14: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高敏 实习记者王玉婷)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成为精准扶贫、拉动就业、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作为农村电商示范县,重庆云阳县、陕西武功县、甘肃环县等,面对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创业资金、人才储备等诸多问题,如何攻坚克难,让电商产业从无到有?如何发挥优势,激发各方活力?

  在甘肃环县,记者看到每一家电商企业都贴着一张特殊的员工表。除了普通信息,还增加了身份状况和家庭情况这两项。环县副县长肖玉川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增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针对性。

  肖玉川:因为我们比不得发达地区发达县,我们有一个最深的理念,就是跟精准脱贫在一起。包括在电商发展这块,也是把贫困户、贫困群众、贫困大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优先进行扶持。

  过去受制于严重滞后的经济、交通等条件,环县当地的荞麦、谷子、黄豆、葵花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局限于自产自销,但农村电商的生根发芽,为当地特色产品逐步打开了销路。环县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环县完成电子商务销售额3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重庆云阳县也搭上农村电商的快车,去年,农民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达到1.5个亿,还不包括工业品。山还是那座山,但山里的土货却“华丽转身”,1斤红薯粉卖到10元、1斤土豆干卖上8元、1个土鸡蛋能卖2元,菊花、黑木耳、云阳红橘等还卖出了国门……

  农货变“网货”,当地农民的日子更红火。云阳县老林村的李崇武是村里的会计,会识字,他在2015年开了淘宝店,2016年靠销售农产品卖出了七万多元。

  李崇武:去年我销售了七万多块钱,我们全村的话销售了二十七万多块。全村我们有六个店,包括了我们这个店。

  经过电商培训服务,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对互联网一无所知。云阳县老林村73岁的涂焕均,也通过李崇武的淘宝店卖自家种的柑橘,跟记者说起电商的好处,很是高兴。

  涂焕均:前年一万多斤,卖也卖不出去。烂的烂一些,送的送一些。从去年把公路修通了之后,我找到村委会的李崇武同志,到网上把信息发出去。一下子一万多斤都销出去了。没想到那个电商有那么好,打个电话都能卖出去。

  农村电商,不仅正在成为精准扶贫的新途径,还关乎更多的社会民生。陕西武功县县委书记田一泓说,截止去年,武功的电商销售额已经达到1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75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和人才回流。

  田一泓:基层法庭判最多的案子,每年大概50%到60%就是离婚案。但2016年去调研的时候,离婚率少了,降了10%。整体经济环境,南方经济不景气,老百姓都回来了。发展电商,大家有事可做。不耽搁种菜、不耽搁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媳妇,所以我就回来算了。

编辑: 孔明

农村电商寻路人|农货变网货 我们的日子更红火

作为农村电商示范县,重庆云阳县、陕西武功县、甘肃环县等,面对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创业资金、人才储备等诸多问题,如何攻坚克难,让电商产业从无到有?如何发挥优势,激发各方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