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乡村再调查|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2017-03-12 12: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乡村之声的记者过去做了四季的《中国乡村调查》掀起一拨又一拨的再调查。看看当年调查出的农村的老问题是不是还存在?基层的需求有什么变化?今天,曾经参与多次中国乡村调查的记者夏恩博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配套服务。

  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在2017年再增加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到底什么是高标准农田?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建设高标准农田?

  老话说,人不亏地,地不亏人,说的是应该善待耕地,土地肥了好种粮。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超过10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最早在2005年。在此之前,一些产粮大省搞过“沃土工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而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十二五期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到4.03亿亩,2016年初设定的目标完成一亿亩,照此计算,目前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接近5亿亩。在未来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至少还有三亿亩的建设任务。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也表现在农民的切身感受中。2014年第二季和2015年第三季的乡村调查都有报道表明,农民对于高标准农田的需求很迫切。当时有一些地方没有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民浇地特别不方便。有农民跟记者说,要是给修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好。

  当时的调查报告指出,41.57%的农民认为水利设施利用不完善,存在浪费现象。在农业配套方面,有六成农民觉得自己所在地方的机械化程度不高。

  2014年记者在黑龙江采访,很多农民告诉记者,虽然国家在农田建设方面不断投入,制定优惠政策,但离农民的心理预期还有差距。比如配套设施和服务。黑龙江耕地是连片的,面积很大,很多农民一家人耕种几十亩上百亩地。但是农业机械配套跟不上,农民要想深耕、平整土地,很不容易。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农民耕地用的拖拉机很旧了,却没钱更换。当时在黑龙江购买农机需要摇号。农民需求大,但是政府的补贴有限。

  记者近期做了回访。采访了黑龙江安庆县致富乡兴隆村的种粮大户王可荣。现在他的家庭农场规模比之前大了一倍。由于他们实施了订单农业,种植有机大米,比普通的稻米贵好几倍。王可荣的经验是土地必须规模化,规模化有利于改造成高产田,高产田才能种出质量更好的粮食,实现增收目标。

  王可荣:我们这属于高标准农田,可以说是最高标准,因为我们使用有机肥,设施也比较完善。这是国家改造的,还有一些国家没改造的,靠老百姓个人努力完善不了,老百姓的经济实力是有限的。

  现在国家每年都有平整土地的项目、水利项目,有些地方落实的比较好,有些地方落实的不是那么好,国家应该加大力度用于土地整理,还有农田水利投入。水利投入是最关键的,这都涉及到长足发展。另外要加强秸秆利用,地种的年头多,有点板结,秸秆现在都烧。

  王可荣说,水利投入最关键。乡村调查第三季同样有数据表明,超六成农民认为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在遇到大旱大涝时保障无力;排水灌溉依旧是近三成受访者的心病。

  我国建设高标准农田,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

  谢德体:对口粮田、基本农田要加大投入力度,要存粮于地,这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比较大,要修大量的仓去收粮食,粮食存储了几年就不能作为粮食了,只能作饲料,工业使用。现在国家在调整,把耕地培肥了,现在可以不生产,储粮于地。国土资源部出台政策,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十三五还要建4亿亩,力争全国达到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这能够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所以要立法保护耕地质量,通过法律法规让大家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编辑: 孔明

乡村再调查|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乡村之声的记者过去做了四季的《中国乡村调查》掀起一拨又一拨的再调查。看看当年调查出的农村的老问题是不是还存在?基层的需求有什么变化?今天,曾经参与多次中国乡村调查的记者夏恩博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配套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