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乡村之声信号在湖南落地 “村村响”精准惠农

2017-02-24 12: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蒋琦 许伟 邓文辉)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昨天(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湖南韶山联合举办“村村响”工程合作研讨会。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南省十几家县市广播电台达成“村村响”合作意向。

  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是惠民、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内容。几年来,山东汶上、宁夏青铜峡等地的“村村响”工程中,农民已经切实得到实惠:

  村民:喇叭安上之后,棚里棚外到处都是,我们从喇叭里听到怎么叫大棚发挥效益,我们通过剪枝,在大棚里进行扦插,我们大致的收入在40万左右。

  村村响,三分在建,七分在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快广播电视“村村响”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这更为“村村通”工程的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地方县市台表示,希望在节目内容等方面继续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把村村响工作做好。宁夏青铜峡广播电视台台长林波:

  林波:无论是从政策宣传、法律解读或服务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有很高水平,这是我们县市台做不到,落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节目,老百姓从中受益。

  农村大喇叭,这两年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普及起来。这个几十年前还非常流行的信息传递工具,在经历了低潮期之后,如今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

  以前村口大喇叭里经常广播通知一些消息,读读报,播放个会议通知,还有戏曲节目也非常受欢迎。如今,随着私家车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对信息的渴求程度不断增长,通过广播获取信息,又快又靠谱,成为很多农民朋友的首选渠道。

  得益于我国的“村村响”工程,很多农村地区都安装了农村广播,有的是挂树上,有的是进家院,不同的形式带来了一样的收获。

  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当下,农村广播“大喇叭”还有用么?宁夏青铜峡市叶盛镇龙门村养殖大户刘宝宁说,这“大喇叭”里的广播内容,对农家人来说更直接有效。

  刘宝宁:广播安上对我们受益很大,技术方面、天气预报做相应的指导。致富节目挺好的,介绍别人的生财之道么,对俺们也有新的启发。

  得益于“村村响”工程,青铜峡全市近30个家庭农场和养殖园区都安装了户外音柱。农民可以一边干活一边收听农技信息,党中央的最新政策也第一时间传递到田间地头。

  广播发挥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对于湖南怀化溆浦县来说,这个体会尤其深刻。去年夏天,一场大洪水侵袭溆浦,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5万亩。但是当地群众防洪防灾、抗洪自救工作组织得井然有序。溆浦县城一家电器商行的负责人舒采祥回忆说:

  舒采祥:清早起来的时候,我听见广播里喇叭叫,今天发大洪水,要注意财产安全。我清早就通知店里所有的员工在店里待命,把东西打包,边打包边入库。我们的商品基本上全部安全转移了。

  溆浦县低庄镇党委书记宋克洋告诉记者,农村广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针对各地实际,第一时间发布正确的信息。

  宋克洋:我们镇里已经率先在全县建好了村村响广播,196个喇叭,广播效果是很好的。有些紧急情况比如上面水库什么时候泄洪,泄洪量有多大,什么时候经过我们这里,广播了以后就没有人去打鱼了,不会在河堤上走了,洪峰来的时候保证了安全。

  “村村响”工程也叫农村广播村村响,主要传送乡镇广播新闻和对农节目,及时准确传递中央声音、科学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应急指挥作用、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四川南江广播电视台台长石寒冰,正在韶山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举办的“村村响”工程合作研讨会。他认为,广播对当下农村地区来说,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

  石寒冰:老百姓看报纸不现实,像我们山区,劳务输出大市,很多年轻人都打工去了,他会操作手机,但是留着老家的这一部分人不会操作手机,他就只有通过喇叭这种很直观的方式,用耳朵听就可以了。

  中国乡村之声作为国家对农广播,目前已在全国部分县市台进行转播。同时,农村大喇叭模式也在多地进行实践。湖南韶山市广播电视台台长谢葵芳说,农村广播村村响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能让农民真的受益。

  谢葵芳:他们觉得好就好在能够很贴近老百姓的需求。在科技方面的普及啊,在帮助农民致富这方面,带来一些他们平时掌握不了的信息和知识。还有一些党和政府的政策,中央的声音。还有一些娱乐节目,在劳动之余可以得到休闲和听广播的快乐。

编辑: 孔明

中国乡村之声信号在湖南落地 “村村响”精准惠农

昨天(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湖南韶山联合举办“村村响”工程合作研讨会。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南省十几家县市广播电台达成“村村响”合作意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