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上海的“腔调”

2015-11-30 12:5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记者郭静 丁飞 杨静 周洪)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每一个时代,都是历史的片段,从时间深处静静走来,向崭新的未来绝尘走去。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记忆里,而那当中有我们民族的血脉,有我们每个人的根。

  从今天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将联合推出特别策划《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第一季将聚焦“方言”。方言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岁月流转,熟悉的俚语却正在改变。让我们一起,找回故乡的声音,续写缕缕乡愁。

  苏扬:这里,就是上海。

  它有张爱玲心中活色生香的老宅,也有王安忆笔下“流言传得飞快”的弄堂。它既现代又传统,既摩登又市井。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在上海,这口纯正的吴侬软语,不紧不慢,柔柔糯糯,被人们称作“腔调”。

  曾几何时,这“腔调”,从一个字的发音上,本地人就能敏感地知道你是否属于这座城市。

  上海居民:满大街没有太多的人说外地话。你不学上海话,觉得”侬是外地人”(上海话),还有就是问路。

  怀揣各种梦想涌入这座城市寻路问路的人,越来越多,到了2014年,每五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两位是外来的。

  在潮涌的南腔北调中,上海的学校、机关、服务业,出现了“推普员”:

  王厂长:推广普通话,比如同学之间用上海话讲话,就跑过来说:诶,同学,不行哦,学校里不能讲上海话,要讲普通话,你知道吗?要讲普通话,扣分,扣分!

  上海“腔调”的淡去,令上海滑稽戏演员王汝刚心塞地发现,台下的观众和他一样越来越老,越来越少:

  王汝刚:票房越来越少了。看下去的都是白头发,从白头发看到连白头发也没有了。剧场出现一块一块空的,就像一座墙,外面的石灰慢慢地脱落,露出了它的本体——座位。

  不止观众变老、变少,连演员也难招到。沪剧演员马莉莉演了50多年沪剧,她怎么也没想到,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家乡话,今天却被年轻演员“当外语来学”:

  马莉莉:我招不到人了。我们沪剧从来不到外地去招生的,但是现在外来的子女都要了。最滑稽的,老师上课教的上海话会说,但生活中突然说一句上海话,“老师没教过”。家长却说,孩子把它当外语学的。你知道吧,地方语言形成了地方戏,它的地方语言就是乡音哪。完了。

  许多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渐渐发现,随着城市被高楼大厦不断翻新,原来熟悉的城市“腔调”,也悄然模糊了地域的边界。

  上海居民:我先生到南京路去买东西,他普通话不太会说,比划了半天,服务员和他说“你说普通话,我没听懂”。他说,“我变外地人了”。

  上海居民:爷爷奶奶去接孩子,“囡囡啊,学堂里好吗?”(上海话)。小孩回答,“爷爷奶奶,我在学校很好”。“侬中午吃了什么啊?”(上海话)。“我今天中午吃的是红烧大排”。“你要多吃点哦”。慢慢地,爷爷奶奶也说起了普通话。孩子把爷爷奶奶带过去了。

  那些记忆里儿时的乡音俚语,如今被挤进了尚待拆迁的几条弄堂,留在怀旧的人心里。文学编辑金宇澄用从小熟悉的上海话在网上写下上海的市井故事,这部上海方言小说《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

  金宇澄:普通话是人造的,用语音标下来后就不动了。而方言就像一条河流,它每天都在变,但生命力非常强。文学的一个功能,就是把时间、语言、人物固定下来,我们过了很多年看,噢,原来当时是这样的。

  记者:您做的事情就相当于,把语言这条河流选取了一个横断面,让我们看到当下的上海话、上海人?

  金宇澄:对。如果你是上海人,心里是用上海话念完这本书的;普通话读者肯定不知道上海话的味道,但仍可以完全读完。

  这是上海田子坊附近的一家音乐吧。王昊正和他的小伙伴们为12月初即将举行的音乐脱口秀紧张排练。

  王昊正:有一个老头,住在上头,跑到下头,看看钟头,看到时间不对头,拿个篮头,去买馒头,看到别人排在前头自己排在后头,把别人推到后头自己排在前头,结果买了两坨屎(上海话俚语里,屎叫“无厘头”)。你看我们就可以把它做得很嘻哈、很时尚。

  这是一个人们眼里地地道道的时尚青年:他爱赛车、爱拳击、唱摇滚。王昊一直试图用现代音乐形式,结合上海本土方言,来表达属于他们这一代青年的情感和生活,上海腔调就活在他的梦想中、音乐里,从未远去。

  说到软糯亲切的上海腔调,上海人一个字活画点睛。

  与普通话相比,方言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张鸣认为,方言代表着本土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是每个地方特征性的代表,是最传统的一种民俗。

  张鸣: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部分,就是每个地方都有它的风俗习惯和相应的文化,很多俚语民谚很多传承的东西,其实都是地方性的,都是用地方方言传递的,所以方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普通话这种通用语言越来越强大,方言中的一些气息就没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是说世界进入一种全球化以后,它会把很多地方的文化气息给流失。

  方言是人们在长期定居,而且居住人群也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地域所特有的语言。张鸣认为,受方言形成原因的影响,在现代潮流下,随着人们互动交流的加深,方言正失去它的土壤,最好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保护。

  张鸣:你可以把大的一些方言录音,或者做成录像,把文化要素、成语谚语、地方戏保护起来,但是今天的社会跟古代的社会不太一样,就是现在的沟通联系来往太密切了,总得有个通用语言去沟通,通用语言有很强大的生命力,人们用普通话不断的沟通,渐渐地就把方言给忘了,所以强求大家都用方言,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做法只能是把它保护起来,但是我们不能强求,比如有些福建人办闽南话的班,广东人办粤语的班,其实个人感觉都是有点徒劳,这样做只是传授,但也是很难让人继续用这种语言的。

编辑: 孔明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上海的“腔调”

每一个时代,都是历史的片段,从时间深处静静走来,向崭新的未来绝尘走去。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记忆里,而那当中有我们民族的血脉,有我们每个人的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