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农业记忆]小岗村 农村改革的象征

2015-09-26 11: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杨滢 张秋实)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改革开放是新中国转折性的历史事件,其中农村改革的发轫却是安徽中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小岗村。1978年,十几位只是想吃饱饭的村民悄悄立下生死状,包干到户,分田单干。如果被抓,村里其他人负责把它们的孩子抚养到十八岁。生死状上鲜红的手印既是他们的决心,又是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后面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分田单干的农民没有被抓,这份生死状也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枪。从此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中国大地广泛展开。生产方式的改变释放了生产力,仿佛一夜间,中国农村大面积的解决了温饱。这份印着十八个红手印的生死状,如今也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让人们永远铭记。

  建国66周年前夕,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来到小岗村。十八大之后,有着光荣历史的小岗村再次确立了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着改革开放的探索。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提起“大包干”,人们对它并不陌生,37年前,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被饥饿、窘境所逼的18位农民,代表全村,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包干到户,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按下红手印之一的农民严宏昌未曾想到,当年这一被逼无奈的举动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严宏昌:我们是各家各户种地,一直到1956年进入公社我们没有饭吃,说句丢人话,我想喝一碗白面浆子,十年都没喝到口,国家供应的是高粱,8两,不够,还要一毛多钱一斤买,但是没有钱买,剩下就是烂的地瓜干,在锅里烧汤,喝到嘴里很苦。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农业正处于农业合作化高潮,到人民公社化时期,包产到户曾在各地反复出现过,但每一次都被无情地打压下去。当时农公社发不起钱粮,极大的打压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哀鸿遍野。有资料记载,1959和1960两年,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共饿死6万人。

  原凤阳县人大副主任陈怀仁:大包干主要是解决“大呼隆”的问题,“大呼隆”就是生产集体化,后来发展到人民公社,指导思想是越大越好,越公越好。到1959年1960年没有人干活,那时候有个顺口溜,‘头编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探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还有‘辛辛苦苦干一天,不抵一包光明烟’,这分配分不到,老百姓就对集体不感兴趣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是小犁、小镰、小锄头,各家各户干,一下子人为的把他们并到一起,不符合生产关系的需求,必定要出问题的,后来就饿死人了。

  1977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时表示,农业要以生产为中心,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靠政策。同年11月,安徽省出台规定,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得到全省人民的拥护。

  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严宏昌:当时万里说过这话让我鼻子发酸,眼泪都快掉下来,散会后我回到家里,这话一直在我脑子里重复,想忘都忘不掉。我跟我父亲讲,既然选我当生产队长,我要改变形式,多划自留地,让农民多收粮食,起码不再去要饭,目前的状况,小岗生产队已经没有生产地了。首先要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再解决农民生产集体收益问题。当时他们讲这恐怕不行,我说实在没有办法了,真正不行了大不了这责任我来担。

  说干就干,生产队长严宏昌挑起头开始干,也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关友江也是当年按下红手印的18位农民之一,今年已经78岁,对1978年按下红手印的那个夜晚仍然历历在目。

  老人告诉记者,那一年,安徽滁州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有一些生产队,暗中搞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在大旱之年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增产。于是小岗生产队20户人家115口人暗中决定,包干到户。他们害怕政策发生变化,就签订了后来那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秘密协议”,按上了18个鲜红的手印。

  关友江: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么干了,这也是我们共产党的伟大,在这块实事求是,农民想这么干,富裕起来了,就这么干,体现共产党好的政策吧。第二年万里书记讲话准许干,我们当年,1979年就丰收了。

  大包干实行后的成效立竿见影。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达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是上一年的18倍,这让小岗村的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随后,大包干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迅速普及开来。1980年,中央发布文件,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上取得了合法地位。

  原凤阳县人大副主任陈怀仁:凤阳是个很穷的地方,最期望改革,最适应改革,对改革土地问题,改革生产队干活问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当时“大包干”发生在凤阳是偶然中的必然,最穷的地方是最适应改革的地方。小岗村一搞,后来全县好多地方都在偷偷的、暗暗的学小岗,效果很好,大家都积极挣钱,调动老百姓干活的积极性了,就带来了大丰收,老百姓就有吃有喝了。大包干进城以后还解决了城市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万里同志讲,大包干不仅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小岗具有历史意义的闯出了一条新路,带动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岗村来说,却是“一年迈过温饱坎、三十年迈不进富贵门”。取得突破之后,小岗村却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小岗村也在探索着如何从温饱走向富裕。

  十八大之后,小岗村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就是:“继续弘扬大包干时期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步伐”。原凤阳县人大副主任陈怀仁告诉记者,小岗村有今日之发展,不仅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还依靠着小岗人自身秉承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陈怀仁:小岗精神第一是尊重民意的爱民精神,第二是尊重实践的求是精神,第三是勇于领先的改革精神,第四是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现在主要是最后一个精神,凤阳县大包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翻天覆地的变化,凤阳人还在自强不息,还在努力,还要争取更好的收成,更大的进步,这个精神还是需要的。

  现如今,作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已经是农家乐“金昌食府”的老板,他把当年冒着风险分得的田地租了出去,交由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种植,自己则在家经营农家乐,年收入十多万元。现在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当年那股子创新精神和改革的魄力。

  严金昌:说实话,农民种地只能解决温饱,如果想让腰包鼓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事。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不减少收入,劳动力解放出来了,可以搞经营、其他的事业,或者打工,自己的餐馆,更能增加收入。我认为没有发展的地区,没有二亩地不能生活,有发展的地区,不一定要靠二亩地。小岗村也要办工厂,工农一起上共同发展才能富裕起来。

  小岗村有着光荣和辉煌的过去,对于将来的“小岗梦”,小岗村第一书记张行宇向记者表述了他的构想:

  张行宇:第一,小岗一定要有自己的产业,能带动老百姓增加收入,让老百姓实打实的每一年收入增加。第二,一定要提升小岗的软实力,使小岗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和谐同步提升,建设一个和谐的、民主的、积极向上的新小岗;第三,建立在党委领导下,以教育、文化做支撑,小岗村人人管、人人问、人人参与的社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新的农村管理体系。

编辑: 洪越

[共和国农业记忆]小岗村 农村改革的象征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转折性的历史事件,其中农村改革的发轫却是安徽中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小岗村。1978年,十几位只是想吃饱饭的村民悄悄立下生死状,包干到户,分田单干。如果被抓,村里其他人负责把它们的孩子抚养到十八岁。生死状上鲜红的手印既是他们的决心,又是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