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甘肃敦煌:旱区农业十六年转型之路

2015-07-08 10:04: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提到甘肃敦煌,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多数都是这般荒凉壮美,以及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但是,在敦煌,旅游业仅在它的经济收入中排名第二,牢牢占据第一的却是它的农业。

    这样一座以沙地为主的西北小城,位于传统旱区。干旱是农业天然劣势,那么敦煌是如何化劣势为特色,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旱区农业之路呢?是怎样将农业发展的如此风生水起的呢?据了解,十六年前的敦煌,却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那么这十六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记者刘璐、李丹丹)下午3点的敦煌,阳光仍然很足。在敦煌七里镇秦家湾村,村民李锦正在自己的庭院休息,不远处,就是他家的葡萄园,现在葡萄已上架,还是青颜色的,静等9月份的成熟。十几亩的葡萄让他们全家忙忙碌碌,即使现在农闲,也没有想过外出打工。

    记者:家里几口人?

    李锦:六口人。

    记者:有外出打工的吗?

    李锦:没有,十几亩地全家人忙乎了。

    记者:你这新房子是自己盖的? 真不错。你这房子多少平方米啊?还有电视,是60村的吧?

    李锦:是的。房子160平米,房间大,电视就弄大点嘛。哈哈

    秦家湾村的村民外出打工人口很少,基本家家靠种植葡萄为生,生活小康富足,可15年前,这里却完全不是这样。据李锦介绍,由于村子南靠鸣沙山,东西北三面与戈壁荒漠相邻,还是敦煌重点风沙口之一,当地人曾流传这样的一首顺口溜,“秦家湾呀靠沙山,飞沙走石迷人眼,青苗出土被沙埋,旱涝保收不沾边,姑娘飞出沙弯弯,小伙子成家难上难。”当时的农民还是以种植棉花等为主,收入却很微薄。

    李锦:棉花一般年产量也就七百到八百斤,最高一年价格是4块多,收入也就2钱多块钱,投入将近1千块,一亩地纯利润也就2千多块,农民很穷。

    穷则思变,政府决定改变改变这种局面,经过调研,人们发现,这里属沙质土壤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葡萄,加上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夏秋两季昼夜温差大,葡萄种植出来肯定甜度高、味美、上市早。但是要改变一个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谈何容易?光农民思想上的障碍、技术难题就让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生虎十分头疼。

    刘生虎:99年到03年,这几年是最艰难的时候,一个是老百姓对这个产业不认识,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棉花的种植技术,老百姓都已经普遍掌握,但对葡萄产业这块,一个是对前景不清楚,另一个是葡萄产业的前提投入比较大,因为敦煌这块是埋土防寒区,它要设架,在99年它一亩地的投入要3千5百块钱左右,老百姓担心投资大,第三担心,葡萄种 出来像谁卖,往哪卖,老百姓 担心的比较多。

    葡萄种植户:当时市场前景老百姓看不见,当时是这样,政府号召我们种葡萄,刚开始这棉花价格也不行了,费事,葡萄老百姓也不愿意栽,有的栽的栽,有的挖的挖,栽了5年之后,到了05年,之后,采慢慢发展起来。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政府决定从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大技术服务三个领域率先突破,当时许下的承诺是要让1亩葡萄园的收入等于10亩棉花地的收入。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生虎:2000年的时候,我们每个乡镇都在做工作,像有一些偏远山区,老百姓对这个东西不认识,我们当时给老百姓算账,1亩葡萄等于2亩到3亩棉花田,02年的时候,种葡萄的效益已经开始超过棉花,3年生的葡萄卖到3千7百多块钱。我们开始从这几个工作入手,99年到03年这几年,种苗补贴,补贴了一半,那时候苗的价格也就2块5到3块,我们补助了一半的钱,一亩地还补80—120块钱的肥料费。 通过一些带头人的培训、外出考察,促进我们老百姓的思想解放,我们派专门的人,专门的技术人员,实地帮助老百姓提供技术服务。

    眼见着,农户慢慢接受了葡萄的种植习惯,农民思想工作被打通,转变产业结构的大工程似乎完成了一半,可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就是销路的问题,众所周知,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远近闻名,而其产区与敦煌相距也并不遥远,两个市场如何并行不悖,而又保证当地农民的收入呢。当地政府决定在品种选择上独辟蹊径。

    刘生虎:我们这种葡萄的7个乡镇,当时定的品种是红地球,跟新疆的品种不一样,他们是无核白,他们是中晚熟品种,我们是晚熟品种,我们保证了错开销售。

    葡萄种下了,如何把葡萄种好?其中核心就是节水。作为传统旱区,敦煌年降水量只有42毫米,比较缺水,节水必定是农业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节水就是省钱,节水就是生产安全,节水就是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又马不停蹄的操心了起来。农牧局副局长马骏说。

    马骏:大面积推广滴管、喷灌、通过工程设施节水,还有我们采取垄作沟灌、使用一些抗旱剂,采取一些农业技术上面的节水,我们也在传统种植区实行了三禁政策,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禁止开荒,渗透到各个环节。

    如今的七里镇秦家湾村,笔直的柏油路、收购转运葡萄的恒温库和连片成片的葡萄地已经昭示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好福利,下一步,当地准备依靠旅游业的带动,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游客即游览了千年丝路的文化古迹,又能领略现代农业的智慧风光。敦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副总张融德说,传统葡萄园的旁边,一顶顶生态农业大棚正在搭建,一项新的事业也正在冉冉升起。

    张总:我们的方向就是要把旅游文化和农业结合起来,旁边就是临近的鸣沙山,旅游的景点,游客也可以直接过来。现在还在建设区,国外有一些游客也过来了,每天人次能达到几百人,我们流转的都是戈壁滩,采用有机质土壤栽培,种植的都是有机蔬菜,还要引进一些新品种,计划达到一个上万亩的农业观光园。

    说到敦煌农民的求变之路,可谓是历经坎坷,可其中一件领悟到的真理就是:政府有为,农户支持,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敦煌全市红地球葡萄面积累计达到15万亩,在15年之内,翻了十倍,总产值是8.5个亿,9.3亿农民,农民的人均毛收入过了9千,靠种植葡萄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正在逐年增加。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生虎笑着说。

    刘生虎:我1999年来开始指导他们种植葡萄,当时他们羡慕我,我一个月工资1千多块,当时我还不是主任,他们说,刘工,你看你工作多稳定赚钱多,多好。到05年时候,他们开始说了,你不要拿着你那点嗑瓜子的工资了,跟着我们种葡萄吧,当时他们亩均葡萄收入已经过万了。05年以前,他们来炸金花,都是来赢我的钱,现在说,你没事儿快来一起玩啊,来赢我们的钱。

中国乡村之声微信公众号

编辑: 洪越

甘肃敦煌:旱区农业十六年转型之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提到甘肃敦煌,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多数都是这般荒凉壮美,以及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但是,在敦煌,旅游业仅在它的经济收入中排名第二,牢牢占据第一的却是它的农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