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 全球最大中文音频网络门户

  中广论坛

  

中广邮箱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广聚焦

大学生就业:当梦想照进现实

中广网 2009-11-23 09:4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编者按:近日,冬季人才招聘会开始在各地陆续展开。经历“十年寒窗苦”的莘莘学子,即将走出象牙之塔,投身到各行各业。他们怀揣理想,却不免遭遇冷峻的现实;他们为了生存,暂时向生活低头,只好“先就业后择业”,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胸怀大志。关注大学生就业,中国广播网推出特别报道——当梦想照现实。

资料图片

理想很矫情 现实很残酷

    【现状一】不具备工作经验是应届毕业生求职路上的一道坎

    在山东聊城市冬季人才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中大学毕业生占了大多数。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小刘已经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是看到多数岗位都需要有工作经验,感到很无奈。

    小刘:很多不错的岗位都要有工作经验。

    记者发现,以“促进就业”为主题的人才招聘会吸引了近百家用人单位前来参加,但近八成工作岗位要求求职者有相关工作经验。济南某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部门主管张岩:“我们这个行业流动性强,要求上手快,来了就能干活。”详细

    【现状二】打发求职大学生比打发乞丐还简单

    在扬州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惊奇地发现这样一幕:一家企业面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年薪5万的薪酬要求时,立刻婉言拒绝该生,理由很简单:“只提出这么低的工资要求,你可以到别的企业去,我们公司不需要你这样低标准的学生。”(11月22日《扬子晚报》)老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可怜的小媳妇绝对没有理。因为“公”也好,“婆”也好,都是高高在上,可以决定聘用或是不聘用求职者的财大气粗的公司,而那小媳妇,自然就是数量众多,想要求得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如今,最多的求职者,又恰恰是一度还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这些年就业的严峻形势,让多数刚当过几天“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一旦毕业,不得不赶紧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为了不当啃老族(他们中的多数人又恰是无老可啃的),只好将自己的求职要求一再放低,甚至一些大学生还提出了“零工资”的要求,面对求职者们的“求职跳楼价”,这实在乐坏了不少企业,它们用真正的“跳楼价”就得到了大量优秀的员工;自然,也有一些大学生“自视甚高”,不肯“降价大处理”,那么好吧,遇到的多半就是企业的NO!也许是借鉴了师哥师姐们求职时“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求而遭遇求职滑铁卢的前车之鉴,那位张同学怯生生地提出了5万元的年薪要求,本以为对方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太过分,没想到对方拒绝录用自己的理由竟是如此的雷人!董经理找出张同学“要求太低”的“病根”是:“大家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动手能力不强,这是不容忽视的缺陷。”详细

    【现状三】大学生愿干初中生的活 高校毕业生降低求职预期

    “这一摞应聘生产操作工的简历中,有一小半是本科生。”合肥美的荣事达冰箱有限公司的吴主管指着桌上求职者的简历告诉记者。昨天,首场全国秋季毕业服务周合肥招聘会在合肥人才大厦举行。22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各个高校赶来,与130多家企业招聘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据合肥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很多毕业生也降低了求职预期,不少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应聘起了生产操作工的岗位。详细

放弃很难 抉择更难

    【抉择】到大城市or到小城市?

    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34.2%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约为24.7%。

    在青岛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李洪涛也一直有个大城市梦,他早早就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上去首都。“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北京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IT行业人才需求大,肯定有我的用武之地。”当时的李洪涛踌躇满志。

    2007年毕业前夕,在经历了几十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无果,海投数百份的简历最终石沉大海后,李洪涛发现,曾经的就业观念多么地不符合实际。严峻的就业现实让李洪涛毅然放弃了当初北上的梦想,选择了回山东老家文登市发展。

    在老家县城,李洪涛轻易地拿到了某公司的offer。“基本工资1700元,管吃住”。李洪涛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偶尔跟同事和朋友下下馆子、购置些衣物,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花销,每个月能省下1200元左右上交父母。工作两年后,在亲朋的资助下,他在县城中心买了85平方米的大房子,正式成为有房一族。 当被问及当年的大城市梦想,李洪涛说,“所谓的大城市情结不过是学生时代一个美丽的梦吧。在校期间可能不会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比如人才竞争和生活成本等”。详细

    【抉择】理想优先or生存优先?

填写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送多个邮件地址,请用“;”号隔开) 
责编:时晨 来源:中国广播网综合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