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长书短读》8月19日至8月23日播出《家园徐望——父亲的军装》

2019-08-21 10:32:00来源:娱乐广播

  “回首往事的时候,父亲不止一次跟我说,军医的岗位从没有脱离炮火的射程,生命经常处于危险之中;军医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既要救治自己的战友,也要救治放下武器的敌人;军医还是一种谋生的职业,一家老小要他去养活。”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徐子建已经75岁,他是徐静蕾的父亲;但在他的身畔,有着更为耀眼的荣光。来自他的父亲,徐成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金质纪念章获得者;也来自他的家族,湘潭徐家,11位适龄男性,全部参军抗日。

 

 

  这是一本百岁老人的口述回忆之书,是一份不忍私藏的家族历史,也是一扇后来者触碰渐行渐远、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宏大历史的橱窗。我们都是后来者。包括生于40年代的徐子建,他的生于70年代的女儿徐静蕾,还有许许多多个我们——此书最终所归属的读者与听者们。

  书中令人动容的小故事俯拾即是。为民兵战士做截肢手术,徐成沄安慰对方,手能接上的,回家还能种田;子弹挨着徐成沄头皮擦过,毫厘之差,破洞的可能不止是军帽;国民党军俘获了几位新四军,上峰竟下令活埋,徐成沄指示下属“埋一寸也叫埋”;叱咤风云的国军抗日名将赵锡田,远走巴西,晚年凄凉……

  “战争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儿童们的苦难”,徐子建饱含深情地写道,这本书也献给他历经苦难、两度痛失骨血的母亲。

 

本书作者:徐子健

 

  书摘

  爸爸的书(代序)

  徐静蕾

  爸爸今年七十五岁了,已经算是彻底退休了。

  大约十年前,他刚刚用运动控制住了已经开始飙升的糖尿病指数,某天吃饭的时候,突然说要写书,想把家里前辈和自己一生的经历都写出来。

  我很高兴他有这样的想法,那时我们都希望他尽快退休——我不可能去接手他的工厂和公司,弟弟也有自己事业上的想法,而爸爸的身体不再适合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我们都知道他不甘心放下,尽管算不上多大的企业,毕竟是白手起家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心血。

  他想去写书简直太好了,可以逐渐转移他对于工作的注意力,但又不至于突然停下来觉得生活无聊,他一旦感觉无聊,估计批评我不努力、娇气、固执、读书不够等等,将会变成生活常态,一想到这些,小徐焦虑症就要犯了。

  当我爸爸的女儿压力有多大,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真正体会。

  他最近比较激烈地批评我,是一次旅行。

  他老人家第一回在美国高速路上开车,便以惊人的时速飞奔,指路的GPS明显赶不上他的迅猛,我一路提心吊胆,让他小心,絮叨了几句(也可能是好几句),他怒了,猛得靠边停车,劈头盖脸说了我一顿,歌词大意是说我刚愎自用,现在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云云。

  一头雾水,这是在说我么?这和刚才开车的事情有什么关系,这难道不是在说他自己?……陷入沉默,谁也不理谁了几个小时之后,作为必输的一方,以我的嬉皮笑脸结束了冷战。事后回想,估计那番话是对我“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努力”积怨已久的不满吧。

  近年来,我们两个成年人在分歧和“互相忍让”中所能达成的一致是,固执的毛病,是来自遗传,而努力这方面,遗传了……一些,但是不充分,在这点上,我们双方都有责任。写到此处,我好想笑……怎么办?!……哈哈哈……

  以我不成熟的小看法,他做事的努力,已经到达了强迫症的地步,他要是能觉得谁足够努力才邪门了。以这次写书为例,上写作课、到图书馆查资料、多次回老家采访,反复核实当年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光是手写笔记就有近百万字,这些在他自己的前言里有最基本、克制的提及,实际上,有过之无不及。

  爸爸不是一个专业作者,虽然在饭桌上听他讲过很多过去的事情,讲得生动有趣,但是变成文字,又不是那么简单。十年间,见证了他写作的巨大进步,从一开始文章中常见“大词”的思想汇报感悟,到最后的成稿,非常可观的说,确实是量变到质变。而这种挑战自我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真的很有成效,并且令人尊重。

  这是一本写过去的书,讲得不仅仅是我的家人前辈的故事,时代、环境,和家人使我们成了今天的样子。

  感谢一路支持他写书、给他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和朋友们,感谢这本书的陪伴,让他充分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这篇序写得我战战兢兢。但是你们懂的,我有多骄傲,因为有这样一个爸爸。

  2019年5月3日

 

徐静蕾书法作品,祖父徐成沄抗战胜利后的诗作

 

  长书短读8月19日至8月23日播出

  首播:6:00—6:30

  重播:13:00—13: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娱乐广播

编辑: 李雅男

《长书短读》8月19日至8月23日播出《家园徐望——父亲的军装》

徐静蕾书法作品,祖父徐成沄抗战胜利后的诗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