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进“雕刻之乡”——尼木县普松乡

2018-12-06 13:40:00来源:西藏日报

  尼木,藏语的意思是“麦穗”。恰好在深秋时节,伴随着一路大片金黄色的树林,记者一行抵达了尼木县,来到传说中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工坊。这里不仅盛产名声远扬的吞巴藏香、珍藏千年不腐的雪拉藏纸,还有纯手工的普松雕刻。

长时间的雕刻非常费眼睛,如今上了年纪的雕刻师不得不戴上眼镜进行工作。

  距拉萨市150公里的尼木县普松乡是著名的“雕刻之乡”。作为“尼木三绝”之一的普松雕刻是普松乡群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项古老技艺。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雕刻间,木屑味、油墨味瞬间将前来的访客,带进雕刻技艺文化的历史中。

刻板上的藏文字是打印或者写在纸上,然后反过来(正面朝下)粘贴在木板上而成的。

  雕刻艺人在长年累月的钻研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雕刻服务范围已从过去为旧西藏上层进行宗教活动服务,发展成为现在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雕刻内容也从最初的体现宗教活动、人物礼仪、自然风光等扩展到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刻板雕刻好后,还需要刷上颜色,才能印刷。

  普松雕刻技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据传说,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为选择建都地点来到拉萨河谷。松赞干布下河沐浴时,见阳光折射岩石显出六字大明真言,遂请尼泊尔工匠将佛像镌刻于岩石上,随后建都于此。从此,石刻便成了西藏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普松雕刻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目前,西藏范围内只有尼木县普松乡一带还完整保存着这门古老的绝艺。

着色后的雕刻成品,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工序繁杂,从木料选用、制作、雕刻、整理修订最后制成优质的雕版可细分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

雕刻工们正在精心雕刻中。

  普松雕刻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不仅有文字、图案雕刻,还广泛应用于经幡印制,据了解,普松乡印制的经幡占拉萨市场的80%,基本上拉萨地区悬挂的经幡,都是用普松雕版印制的。

  记者到达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经幡雕刻专业合作社时,一楼有几个工人正在印制文书,二楼十几位工人则在安静地低头进行雕刻。

  普松雕刻工序繁杂,如普通藏传佛教经文需9道工序,佛像一般需要15—16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20—30道工序。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

  33岁的雕刻工旺扎,10岁起开始学习雕刻,跟过两个老师,学习了6年。“最初学习雕刻时,因为木头太硬,一点儿也不习惯,手上常常磨出泡来。”旺扎回忆着说。

雕刻前,先要将文字内容抄写下来。

  如今,不管是刻文字还是刻花边,旺扎的手法已经非常娴熟,不过手上也因此留下了厚厚的茧子。

  旺扎说,以前的雕刻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成立了合作社,创新了雕刻内容,一些游客也愿意买,收入好多了。在农闲的时候,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都是旺扎雕刻的时间,右手木板,左手刻刀,就这样度过一天。

雕刻文字的刻刀要按字体大小选择。

  为做好普松雕刻的传承与发展,尼木县近年来先后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对普松乡农牧户雕刻与经幡印刷作坊进行重点扶持,为普松乡从事雕刻与经幡制作的农牧民购买了雕刻用木板和印刷经幡布料,并举办技能培训班,促进雕刻产业发展。

雕刻文字、花纹时,运用的刻刀都有所不同。

  雕刻艺人将自身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与现代雕刻艺术结合,不仅有文字雕刻,还有图文并茂的图案雕刻,用于印制经文、经幡及旅游产品。

  尼木县正积极摸索雕刻产业新出路,努力把雕刻产品做得更精细,更具有纪念价值和观赏价值,将西藏传统文化展现得更美,传播得更远,影响更深刻。(鹿丽娟)

编辑: 郑睿

走进“雕刻之乡”——尼木县普松乡

尼木,藏语的意思是“麦穗”。恰好在深秋时节,伴随着一路大片金黄色的树林,记者一行抵达了尼木县,来到传说中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工坊。这里不仅盛产名声远扬的吞巴藏香、珍藏千年不腐的雪拉藏纸,还有纯手工的普松雕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