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同市对贫困县和摘帽县持续加力

2019-05-27 11:29:00来源:山西日报

  4月中旬,经省政府批准,大同市云州、阳高、灵丘3县(区)退出贫困县。而按照计划,该市其余的3个贫困县广灵、天镇、浑源,也将于今年全部退出贫困县。从目前的扶贫效果看,脱贫攻坚中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工作机制日趋完善,脱贫成果巩固措施明显。

  近年来,大同市实施“一县一策”,精准滴灌,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全市共有264个贫困村退出、10.4万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78%。特别是云州区黄花特色产业扶贫、阳高县集中式搬迁扶贫、灵丘县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该市积极查实找准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坚持边查边改,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老薛,去年黄花收入咋样?今年还有啥打算?”5月10日,大同市云州区峰峪乡副乡长贺中有来到峰峪村看望黄花种植户薛有喜。“去年黄花价格好得很,年收入有20万元。今年还想再扩大种植规模!”57岁的薛有喜信心满满地回答道。今年,除云州区外,该市又出台黄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及10条黄花产业扶持政策,使之成为全市各个县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2018年阳高县实现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今年该县把摘帽作为新起点,把巩固当作进行时,脱贫之后不歇力,夯实产业抓巩固,进一步重点打造以设施蔬菜、杏果、全产业链生猪养殖、旱作农业4个产业为主导,黄花、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光伏产业等N个产业相辅相成的“4+N”扶贫产业体系,为农民织牢收入保障网。

  该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配套出台了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产业发展利好政策。为了确保贫困户最大程度享受政策利好,该市从2018年10月1日起再次提高贫困群众低保标准。深度贫困县由3630元提高到3990元,达到国家农村低保标准。两年来,大同市县两级财政先后投资34.5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大项目29个,带动贫困人口13.8万人增收。与此同时,该市逐步建立起奖惩机制、督导机制、清单机制、监督机制等7大工作机制,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奖罚分明。2018年以来,219名脱贫工作不力人员受到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67名优秀扶贫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日前,又有10名在脱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干部得到提拔任用,大大激发了干部队伍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记者赵志成 通讯员白玉龙 马静波)

编辑: 胡莹莹

大同市对贫困县和摘帽县持续加力

从目前的扶贫效果看,脱贫攻坚中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工作机制日趋完善,脱贫成果巩固措施明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