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个税改革红利落地,政策衔接尚需跟进

2019-02-15 18:52:00来源:凤凰评论

  文丨特约评论员 斯远

  去年个税起征点提高,今年六项附加扣除优惠落地,这些个税改革红利让工薪族喜获“加薪”。但据《北京晚报》近日报道,北漂女孩小常发现,一旦申报附加扣除可能不用缴个税,但可能因为个税零申报,而导致购车买房积分落户的资质受到影响。北京税务热线工作人员就此回应,个税零申报等同于没有纳税记录,将被视为中断纳税。

  此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此前,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简化操作,使得国家减税地实惠实实在在惠及民众。

  不过,从北漂女孩小常的情况看,若想使个税改革红利真正落地,还有待于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衔接。而有类似焦虑的人,也绝非仅仅是一个小常。

  当下,在大城市,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热血青年,一年365天,苦苦地熬社保,期待着买房和买车的资格。当然,诸般资格中,可能还包括子女入学资格等等。一旦因为个税申报每月省下了仨瓜俩枣,却又因为“中断纳税”而失去相应的各种资格,未免得不偿失。

  事实上,无论是12366北京税务热线,还是12328北京交通服务热线,其所回复的都是北漂一族耳熟能详的事实:非京籍居民家庭在京购房,需在本市没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非京籍人员申请小客车配置指标,需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且近五年(含)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和个税。这些事实指向的均是个人纳税记录。

  而依据新的个税法,原本旨在减税的六项附加扣除优惠政策,一旦零申报,则会被视为中断纳税,个人纳税记录上无法“留痕”,相应的,也就无法与这些原有的地方政策实现完美对接。

  缴纳社保或个税,当然是每一个公民正当的权利与义务,地方实行“留痕”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必然之举。毕竟,社保或个税记录,不仅仅意味着个体的诚信与经济能力,也是区别“常住人口”的独一无二的信息。一个城市据此规划、安排和分配社会资源,也是一种精准治理的思维。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入托、入学等,基于社保记录、纳税记录之上的信息,总归更真实。

  但问题在于,任何地方性政策,理应随着国家法律的修订而随时调整、完善,不应该成为法律下行的障碍。

  新个税法经七次大修后正式亮相,其中,“起征点”的提高以及六项附加扣除优惠的规定,确实能够增进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但如果因为个税零申报就无法保存纳税记录,显然与此次个税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

  进而言之,这一悖论也会让不少中低收入者无法享受到个税的改革的红利。毕竟,特别在意每个月减下来的那百十元个税的人群,每月税前收入多在1万元以下。在社平工资已达到8467元的这个城市,这点钱实在算不上高收入人群。

  端倪已经初显。据12333北京人力社保热线的工作人员说,非京籍人员要申请工作居住证,必须报送的材料就包括在申请单位缴纳的个税完税证。以朝阳区为例,目前该区标准是每月个税缴纳金额达到150元,而上文提及的小常姑娘每月税前收入9000元,从去年起征点提高后,每月纳税从100多降至60多元。这就意味着,若是想在北京待下去,并如愿获得居住证与买房买车资格,只好放弃六项附加扣除优惠。

  这显然与修法的初衷不符。当下之计,不妨加快地方性政策与国家大法的衔接,尽快打通二者的通道。

  需要明确的是,以纳税记录而言,落实六项附加扣除优惠并非没有纳税,而是相应法律规定的合法合规之举。何况,个税零申报本身也是一种“留痕”,怎么可能会没有记录呢?

  此外,对于依然以社保记录、个税记录作为人口、资源配置要件的城市而言,也需要认真算算账,对人口等资源承受能力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也可以考虑对购车、购房等个税指标动态实行调整。

  政策的落地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衔接,尽可能地调整其中规定,让民众能更好地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城市的温情。

  

编辑: 林馥榆

个税改革红利落地,政策衔接尚需跟进

去年个税起征点提高,今年六项附加扣除优惠落地,这些个税改革红利让工薪族喜获“加薪”。但据《北京晚报》近日报道,北漂女孩小常发现,一旦申报附加扣除可能不用缴个税,但可能因为个税零申报,而导致购车买房积分落户的资质受到影响。北京税务热线工作人员就此回应,个税零申报等同于没有纳税记录,将被视为中断纳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