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9日消息(记者周洪)“老百姓的观念一定要改变,我妈如果把垃圾乱扔,我要说她的。我跟她说这不行的。我妈说你到底是执法人员,公务员就是不一样!”在上海市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大宁路街道城管中队,记者见到副中队长高宏霞,聊起垃圾分类,她说首先老百姓观念一定要改变。
(央广网发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供图)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5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达到92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1.3倍;干垃圾处置量低于15500吨/日,比2018年底减少了26%。成绩背后,离不开全上海市民的支持和认真分类,更离不开城管大队的执法人员。
如今城管执法的概念,与十多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从无违村居拆违建设,到垃圾分类执法,从市政、市容、建设管理到环境保护,涉及十多个领域,执法事项多达428项,这无疑是对城管队员专业素养与执法能力的考验。
(央广网发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供图)
高宏霞曾经是中国女足主力中后卫,被球迷称为“定海神针”,在退役后的2007年,她毅然选择了城管行业,默默无闻地投身于城管执法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12年里共受理15000多个投诉件,解决率高达95%,今年她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央广网发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供图)
采访中,高宏霞一直盯着手机。“我现在负责投诉受理工作,整个大宁路街道的投诉都会到我这里,我和同事一共四个人,要接单、派单、跑现场处置等等。”只要有投诉,静安城管这个APP就会推送过来。”说话间,一个新的投诉进来了。“是关于违法搭建的投诉。”高宏霞说,目前投诉最突出的就是违法搭建和破坏承重墙。
这些年,高宏霞无论是面对街面执法时形形色色的难题,还是日益繁重的城市管理任务,依然不忘的是全心投入、无所畏惧、永不退缩的女足精神。“从一张白纸开始,从一点一滴学起。”
从足球队员到城管队长,高宏霞说要永葆一颗初心“作为球员你退役了就退役了,光环就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