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垃圾堆中“捡黄金”

2019-06-19 14: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6月19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屈琳琳)细碎的“褐土”上面,生长着翠绿的“豆瓣绿”;几株摇曳的番茄,在烈日下展着身段,正含情脉脉地等待果实的到来。你绝对想不到,豆瓣绿和番茄根部的肥料,用的或许是你昨晚扔掉的苹果皮,也或许是你午餐时吐出来的几根鱼刺。

上海海洋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垃圾变有机肥(央广网发 上海海洋大学提供)

  “这是我们研究的‘终端产品’”,一进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刘海泉就拿出了一袋褐色“泥土”。这包“泥土”居然用厨余垃圾做的,闻起来竟然还有一股类似烧烤的“香味”。“把它们洒在土壤里,就成为植物生长中迫不及待的肥料了。”

  把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变成人畜无害的肥料和饲料,在2012年,就成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刘海泉博士、欧杰教授、赵勇教授团队的梦想。随着今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实施,这支主打“垃圾末端处理”的科研团队也迎来了春天。

  “我们的目的是变废为宝”

  发臭的泔水,挥之不去的臭味,这是大多数人心中对厨余垃圾的印象。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实施,如何对垃圾进行末端处理,尤其是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成为科学工作者的话题。

  所谓的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即易腐垃圾,主要是食材废料、厨房饭菜渣、过期食品、花卉植物等。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有机垃圾,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前,我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垃圾’的,现在垃圾末端处理的研究还成时髦了。”刘海泉笑着说。早在2010年开始,在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的鼓励下,赵勇、刘海泉以本科生的大创项目为基础,开始了对湿垃圾的处理研究。

  湿垃圾的处理仍是国际难题

  大部分的湿垃圾具有易腐烂、热值低、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点。国内对湿垃圾的处理基本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但常规的填埋和焚烧难以妥善处理,因此,综合利用的途径还有有机肥料、燃料油、酒精等。如何让“废品”变成“宝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充分利用下游产业链并推动其发展,也是赵勇、欧杰、刘海泉等人苦苦思索的问题。

  同样,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盐分、香料等特殊问题,造成了不少的技术瓶颈。国内的同类研究大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微生物发酵分解后的水,成为污水流出,也为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即使就地掩埋,霉菌、毒水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可能成为疾病、污染的源头。

  5小时完成处理 是同类方法处理能力的6倍

  历经6个春夏秋冬,对比和试验了无数种方法后,刘海泉博士终于制造出一台自己的“垃圾处理机”。它可以在5小时内完成从厨余垃圾变成“成品”肥料、饲料的过程,比目前市场上处理工艺提高了6倍,且处理后产物为粉末状、有机质回收率至少在50%以上。也就是说,早上扔出去的厨余垃圾,到了中午就可以变成饲料,成为牲畜的口粮。

  处理时间长,处理后有机质少、污水多,是一般微生物发酵系统的诟病。而刘海泉博士发明的微生物酵解系统,以高效菌群为核心、结合研发的设备,在加高的温度下加速酵解、同时将发酵时水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最终以水蒸气的方式从大气中排放。相对臭气冲天的简单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已是大大降低。

  发酵时间快、有机质高、污水少、活性物质高,是刘海泉团队“垃圾处理机”的特点。“我们有信心,湿垃圾处理后产出的肥料,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如果做成颗粒饲料,可以喂食经济类昆虫,带动后续产业。”

  针对湿垃圾种类、数量不同的住宅类小区、企事业单位、食品加工厂、宾馆餐饮一条街这种情况,刘海泉博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正进一步做技术优化,使得处理后的产物作为有机肥、饲料直接使用。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但他们正阔步行走在路上,下一步通过大田试验,为“垃圾处理机”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最好的佐证。

编辑: 韩晓余

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垃圾堆中“捡黄金”

细碎的“褐土”上面,生长着翠绿的“豆瓣绿”;几株摇曳的番茄,在烈日下展着身段,正含情脉脉地等待果实的到来。你绝对想不到,豆瓣绿和番茄根部的肥料,用的或许是你昨晚扔掉的苹果皮,也或许是你午餐时吐出来的几根鱼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