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今年首次禁捕令下,仍有人非法捕捞长江刀鱼,江刀为何难逃口腹之欲?

2019-04-02 11: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4月2日消息(记者傅闻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刀鲚,也就是俗称的长江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到2到3月洄游到长江,因其味道鲜美、数量稀少,又极难人工养殖,引发了滥捕滥捞,产量大幅减少。为了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从今年的2月1号开始,停止发放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并禁止自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那么今年首次禁捕令下长江刀鱼的命运如何呢?央视记者展开调查,发现在长江口附近的上海崇明区长兴岛?润丰农贸市场,公开悬挂着销售长江刀鱼的招牌。当记者询问长江刀鱼的价格,摊贩打开了泡沫箱。

  当地知情人士表示,长江刀鱼按照重量来分,分为特大刀、大刀、中刀、小刀、毛刀五种,毛刀就是刀鱼苗。随后,央视记者又来到润丰农贸市场对面一家名叫平常人家的饭店,饭店横幅上写着“吃江鲜、品刀鱼、预定刀鱼礼盒”,饭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长江刀鱼的口感很好,入口即化。

  那么这些刀鱼都是从何而来?根据线索,央视记者来到与长兴岛一江之隔的上海崇明区横沙岛东南角的渔船码头,发现这里有多艘渔船正在靠岸作业,岸上有许多黄色和绿色的渔网,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就是深水抓网、用来捕捞长江刀鱼的网。

  横沙岛上的渔民告诉记者,他们悄悄打捞的长江刀鱼很大一部分要运到江苏江阴食品城,深夜两点以后才进行交易。记者随即驱车赶到那里,记者发现两点以前,江阴食品城最里面的十多家店铺还是黑漆漆一片,但是两点一过,这些店铺就陆续亮灯开张,并不断摆出装有长江刀鱼的泡沫箱,一些形形色色的鱼贩子围上来进行交易,人声喧哗。

  针对一些人从事偷捕贩卖长江刀鱼的非法行为,记者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根据线索展开侦查并进行抓捕。这次行动,抓获非法捕捞人员8名,查处非法渔获物20箱。目前,犯罪嫌疑人胡某2人已被依法刑拘,其余6人因未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移交渔政部门调查处理。

  禁捕令下,长江刀鱼仍然在公然销售,这当中也面临监管难题。

  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副处长胡凯南表示,业内对长江与东海的分界以东经122度为渔业管理线,按照目前的规定,管理线以西的长江水域内是严格禁止捕捞刀鱼,但是在管理线以东的东海水域,只要是证件齐全的渔船,依旧可以合法生产作业。 “刀鱼是一种洄游类鱼类资源,所以他在长江从里到外都有,我们现在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把这条线以西的作业行为,都禁止了。这条线以东还是能进行资源的捕捞和利用。”

  因此,长江禁捕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就完全不会出现刀鱼的身影。一般来说,刀鱼往往被分为“江刀”与“海刀”,两者其实是同一种鱼,本身差别细微,主要区别在于捕获的水域,而“江刀”因为更为鲜美,价格也通常比海刀贵不少,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以“海刀”冒充“江刀”的情况,这也给监管带了较大的难题。胡凯南表示,在证件齐全的情况下,执法更多地只能通过作业位置来判断:“从海到江,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现在执法所能做到的就是看他在什么区域从事作业。在国家禁止的区域,就是非法的行为。如果是在国家没有禁止的区域,本身又具有齐全的证书,就不能认定他是非法的行为。我们还是要按照他作业的位置来判断他合规还是违规。”

  由于“海刀”和“江刀”间较大的价差,还是有非法捕捞者铤而走险。今年1月—3月,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就组织大规模渔政执法联合行动3次,共查处长江水域非法捕捞案件17起,有2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胡凯南表示,目前,在长江渔业管理线(东经122度)西侧的长江水域上海段,基本没有大规模的非法捕捞刀鱼,非法捕捞船舶存量相比较往年大幅减少:“我们上海这两天进一步集中了上海所有的渔政执法船只,对重点水域、偏远地区、平时不太容易检查到的,进行重点的查处。就把我们上海目前现有的,能够适合在这个水域执法的船,全部调集集结起来,进行专项工作。”

编辑: 韩晓余

首次禁捕令下 长江刀鱼为何难逃口腹之欲?

刀鲚,也就是俗称的长江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到2到3月洄游到长江,因其味道鲜美、数量稀少,又极难人工养殖,引发了滥捕滥捞,产量大幅减少。为了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从今年的2月1号开始,停止发放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并禁止自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