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8-12-27 16: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2月2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公布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负责、六家单位共同合作的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成功入选。承载这项科研成果的是2017年4月建造完工的“新海旭”大型绞吸挖泥船,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这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它的核心设备均实现了国内设计和制造,标志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使用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总装建设和核心设备建造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负责人杨启介绍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过程(央广网记者 吴善阳 摄)

  疏浚航道、吹填造陆、码头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疏浚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0年前,中国大型挖泥船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国外对中国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仅仅高价向中国出口整船。1966年,中交天航局从荷兰引进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轮时,花费的“天价”竟可折合4吨黄金。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如同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2002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在中交集团、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和大型疏浚企业支持下,开始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技术研究及专用疏浚设备开发,从此,“绞吸挖泥船世家”的传奇在不断上演。

  当时我国在大型疏浚船方面是一片空白,设计?材料?匹配?一切都是0。团队秉承“做明白的设计”的理念,边学、边做、边改,一步步地解决关键的技术,慢慢地逐步掌握了绞吸疏浚装备的最核心技术,再也不受国外的制约。

  2004年,国内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建成和投产,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大型绞吸船积累了宝贵经验,揭开了自主设计建造的序幕。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天津航道局联合开发建成“天狮”号大型绞吸挖泥船,它是我国首艘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采用浅水倒桩钢桩台车的大型绞吸挖泥船。为了打消对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疑虑,天津航道局组织了一次现场比赛,结果,天狮号各项指标都领先,一战成名。“天狮号”的成功投入使用是国内设计和建造大型绞吸挖泥船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设计和制造大型先进绞吸挖泥船的能力,也让天津航道局直接加订了“新天牛”系列十条船的订单。上海交大也在绞吸挖泥船核心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发展驶上了高速路。

  每一艘船的背后,都有一波三折的“造船故事”。2010年,设计建设“天鲸”号的时候,本来用的是德国的设计方案,结果德国的设计方案与当时的国内需求“水土不服”,排水量、结构、主要性能都要动“大手术”,对方却表示“方案没问题,你改你负责”。时任所长谭家华带领团队科研人员经过反复测算,大胆表示“我们改,我们交大负责”!天鲸号绞吸挖泥船,绞刀功率达4200千瓦,最大挖深30米,总装机功率20020千瓦,成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

  2018年3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最大重型非自航绞吸装备“新海旭”交付使用,随即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港口建设。从“航绞2001”到“新海旭”,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建造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产学研用有机结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国产疏浚设备装船率超过95%,总造价不足国外同类型船50%,形成性价比高和维修服务便捷等优势。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功设计了56艘各种挖泥船,这些船的疏浚量达到全国疏浚总量的60%。

  中国疏浚装备经历了从整船进口到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蝶变,可以说,一部现代中国疏浚史就是国产装备逐步成长壮大的过程。如今,中国年疏浚量已超16亿立方米,是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展大规模吹填造陆和航道疏浚工程的国家之一。在这个进程中,上海交通大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5年以来,上海交大自主研制的大型绞吸挖泥船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十几个国家,伊朗阿巴斯港工程、新加坡集结地吹填等项目亮点不断。如今,巴基斯坦、苏丹、缅甸、加特……这一长串“一带一路”国家的名字,又将为“中国疏浚装备”这个民族品牌增添闪亮的光芒。

  “大国重器,筑梦深蓝”,实现着中国的海洋强国梦想,也凝聚着高校科技创新的智慧,和一流学科的助力。交大系列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故事背后,是全体交大船海人的坚持和传承。设计所所长何炎平说:“对于我们来说,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集体团结的氛围,拧成一股绳儿把事情做好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我们所的每个人,这十几年的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每位老师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因为我们不仅仅想完成任务,更想要做到最好,我们希望我们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

编辑: 韩晓余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公布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负责、六家单位共同合作的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成功入选。承载这项科研成果的是2017年4月建造完工的“新海旭”大型绞吸挖泥船,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这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它的核心设备均实现了国内设计和制造,标志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使用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总装建设和核心设备建造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