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8“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在上海完美落幕

2018-10-13 21: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0月13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程媛媛)历时两个多月的2018“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今天画下圆满的句号,最终评出金奖学员10名,银奖学员17名,铜奖学员60名。今年暑假,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市期刊协会指导,上海教育新闻网主办的2018“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报名学生总数为25019人次,成功提交作业13321篇,活动页面点击数突破100万,官方微信点击数超50万。

 

中国好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今天举行。(央广网发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供图)

  跟着昆曲大师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探讨本帮菜的延续与传承,手绘一张红色旅游地图,策划一场古代名画展览,感知身边的中国变化,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今年的好作业活动中,学生们围绕5大类27道作业题,通过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图文实录 、创意作品等多种方式分享了自己的作业成果。活动还特别推出“悦·读暑假”主题,邀请市出版协会、市期刊协会两位会长和沪上知名出版社的“掌门人”加盟导师团队,令此次活动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知名出版社“掌门人”加盟 引导学生“悦读暑假、成就梦想”

  今年的中国好作业活动特别推出“悦·读暑假”主题,沪上出版界的大咖纷纷加盟“中国好作业”导师团队,为广大学生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暑期悦读大餐,其中自然也有不少题目与“阅读”关系密切。

  伴随着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我国出版了不计其数的好书,读者们的阅读生活,也镌刻上了改革开放的印记。“四十年,一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为松请同学们采访祖父母、父母或老师等长辈,请他们推荐一本对他们影响很大的书。与他不谋而合的还有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缪宏才,他布置的作业是“共读一本书”,鼓励学生们给同龄人、父母或老师,推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场剧),交流阅读(观看)体会。和妈妈共读《三国演义》、解读《百年孤独》里的马孔多小镇、推荐满满正能量的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向身边的同学推荐《厉害了,我的国》……在这两道题中,学生们推荐或被推荐了一本本书、文章、电影等,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爱阅读、有思想,热爱生活和生命、富有理想和信念的精神风貌。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奚彤云推荐的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她要求学员用演剧的形式呈现《世说新语》中的某段或某人,或仿照《世说新语》的神韵,围绕身边人、身边事写一段“今《世说》”。这道题颇有难度,却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例如,《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三十三》的原文用短短六十八个字点出谢安的哥哥谢奕的“德行”,而海滨中学高一学生奉丽辉把这则故事改成了短剧,剖析了主人公谢奕的所思所想,相当传神。

  在你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有什么样的文学人物曾让你久久难以忘怀,或给你某种触动,进而深远地影响到了你的梦想和未来?关于这道问题的答案,今年“中国好作业”学员们提交的作业着实给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少年文艺》主编周晴导师一番惊喜。在作业中,我们仍然看到了那么多熟悉的名字,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10后”,“简·爱”、“关羽”、“基督山伯爵”等一批中外经典文学形象始终被读者所喜爱着,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至今仍触动和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给予他们成长的精神养分。

  十九大代表领衔导师豪华阵容

  今年的导师队伍中,有3位是十九大代表,他们带领青少年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之精华、实地考察感知身边的中国变化、畅想未来城市发展,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十九大代表、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出的题目是《学学戏曲舞台上的“四功五法”》,她希望学员们模仿一段昆曲表演,用“手”“眼”“身”“法”“步”来表现昆曲艺术的“精”“气”“神”,为此还特意邀请两位上海昆剧团的老师合作录制了一段“生角”和“旦角”的基础教学视频,亲自详细指点。导师如此严谨认真,学员们自然也毫不含糊,提交上来的作品里可谓是“卧虎藏龙”,有的同学行头齐全,唱功了得;有的同学身段轻盈,步态优雅;还有的同学虽没有布景和戏服,也只能哼哼两句,但却完全掩不住沉浸在戏曲中的快乐。谷导师说,“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利用暑假走进昆曲艺术”,而这道题的火爆程度证明了导师出题的初衷已然达到。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会长李斌出的题目是《实地考察,感知身边的中国变化》,在他看来,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量子卫星天地一体化实验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近些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除此之外,孩子们眼中的中国变化还有着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在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中,有家门口新出现的“分类垃圾桶”,有电视机的变迁史、小河的变清史,学生们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以及采访长辈等多种形式记录下了身边的中国变化,纷纷交出了让导师满意的答卷。

  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城市又将以何种形态运转?暑假期间,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畅想未来城市群建设的新形态”。 在这道题中,同学们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共同描绘未来城市群建设的新蓝图。根据同学们的畅想,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中,也许我们不再需要药物治疗,也许城市不再需要钢筋混泥土,也许智能设备将运用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们眼中,未来将有“绿色”之城,有建在大海上的风能旋转屋,还有全面实现高科技的“未来科技之城”。同时,大家还认识到,在打开脑洞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做家谱、读名画、当大厨 学员玩转传统文化

  在历届“中国好作业”活动中,传统文化向来是当仁不让的主题之一,学员们跟着大师画过脸谱,学过唱段,填过词曲,而今年感受传统文化的作业题再度升级。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杨光辉不仅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我家的家谱,我来做”,同时还组织几十名好作业学员走进复旦大学,开展了一场“线装家谱”制作的线下活动。根据题目要求,学生们参照家谱制作材料收集要求,与自己的父母、祖辈交流,收集家中三代成员姓名、家风家训、家庭大事记、家乡历史等资料。“制作家谱是孩子们了解中华古籍文化的一个窗口,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零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杨光辉导师认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本家谱,它是对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思考。在体验活动中,来自杨浦区的初中生小王做得兴味十足,他说:“做家谱不仅好玩,还有意义,能够使我们不忘前人,把美好的东西留在心里、传给后代。”

  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则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培育家国情怀。在他看来,读史可以知古,可以鉴今;读史可以明理,可以明智。为此,他推荐同学们暑假里去读一读《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与历史长河中的人与事相会,在历史故事中汲取养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那么,步入历史长河,谁才是同学们心目中那颗璀璨的星星呢?从朱熹理学集大成、一代奇才苏东坡,再到春秋时期的张仪,同学们通过阅读历史书,让这些历史上的人和事,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而是成为一个个具体鲜活的形象和事件。在完成这道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串”起来,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为暑假生活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如果让你策划一场小型的中国古代书画展览,你会选择哪些作品?会做什么样的宣传海报?又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引导观众欣赏呢?遍览名家精品的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立翔布置的题目是《不一样的视角读名画》。在他看来,艺术修养对完善人格品格、提升情操有重要作用。他说,虽然同学们业余时间有限,但在暑假期间可以利用各种机会从图书、博物馆等渠道尽量多得接触古代书画名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和熏陶艺术素养的方式。在提交的作业中,同学们的视线从中国古代的《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一直投射到近现代的《疏池暗香》、《葡萄图》以及《奔马图》,还有同学尝试着用墨笔画出山水画形式的展览海报,笔触虽稚嫩,却也别有一番趣味。

  在今年的中国好作业活动中,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代表传承人、上海老饭店“掌门人”任德峰给孩子们出了一道“有滋有味”的题——做一道“八宝辣酱”,受到了“吃货”们的一致欢迎。这道题需要同学们寻访传统本帮菜,用自己喜欢的食材做一道基于传统又有所创新的“八宝辣酱”。这道看似普通的本帮菜,里面的营养学知识可不少,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大家无数的美好记忆。对于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埋头只读圣贤书”的同学们来说,做菜这件事还是充满挑战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对这道题格外上心,纷纷拿起锅铲,过了一把“大厨瘾”,提交的成品照片也是卖相颇好,令人垂涎。

  上能暑气入诗,下能设计机器人 学员综合素质令人赞叹

  在今年的中国好作业中,自然与科学也是导师们格外青睐的主题。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刚刚闭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成熟的机器人正在走进家庭中为人类提供服务。2018“中国好作业中”也有这么一道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题目——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漾出的“如果你有一个家用机器人”。这道题甫一上线就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共有逾千人进行报名。受机甲战士启发设计的“机械手臂”,把妈妈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的“家务机器人”,用高功率马达和多种传感器打造的“全能机器人”……同学们变身小小“人工智能工程师”,尽情畅想着家用机器人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秦钠给大家布置的是“我做一天科普小记者”的题目,她希望好作业学员们就自己所关心的科学问题去做采访、考察、记录。那么,在同学们眼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科学问题呢?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同学们带着问题一头扎进全国各大知名科普类博物馆;蒙太奇、双彩虹、火星冲日……同学们翻阅资料,图文并茂地把层出不穷的科学名词解释得淋漓尽致。为了完成好这道题,来自浦东新区新世界小学二年级的吴可菲同学甚至还综合运用了环境保护、数学计算、电脑模拟以及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最终交出了令她自己和导师都满意的答卷。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人人都想逃避,却没想到“暑气”也可以入诗入画,成为艺术作品的主题。今年暑假,《走入中华艺术宫》项目导师团成员、美术设计专业高级教师徐本方邀请2018年“中国好作业”学员们感受暑热下的万物灵气。热爱自然的同学,立刻动身,像徐老师说的那样,“去暑热的街道或草地,觉知热情的风吹拂头发,感受阳光下毛孔张开,汗水和热热的空气相遇”。“夜静无声清风拂,池水涟漪层叠逐。小荷绽放粉黛富,藕带串连纵横簇。”嘉定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周开阳创作的小诗令人眼前一亮,还有更多的学员们用画笔、用诗歌很好地诠释了这道作业的真谛,给我们带来了夏天蒸腾散开的“暑气”。

  六年来,在社会各界专业、敬业、热情的导师“助攻”下,中国好作业活动收获了数万份各具精彩的优秀作业,也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其中,上海教育功不可没,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上海构建和完善长效机制,真正注重和落实“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取得积极成效的生动缩影。

编辑: 韩晓余

“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在上海完美落幕

历时两个多月的2018“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今天画下圆满的句号,最终评出金奖学员10名,银奖学员17名,铜奖学员60名。今年暑假,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市期刊协会指导,上海教育新闻网主办的2018“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报名学生总数为25019人次,成功提交作业13321篇,活动页面点击数突破100万,官方微信点击数超50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