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25日消息(记者唐奇云)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职业发展论坛今天(25日)下午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华理商学院职业导师项目十周年为契机,汇集了多方智慧,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职场挑战,选择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等热点议题。
8月25日,第三届职业发展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召开。(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供图)
职业辅导塑职商 职业规划赢未来
本届论坛的召开围绕互联网+、90后管理、社群经济等热门议题展开,邀请了业界知名职业导师为学生描绘职业发展适配曲线、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答疑解惑。
会上,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首先以“享受自我进化的生命”为主题,从个人发展、成长、创业三次转折的亲身经历出发,现身说法地解读了职业发展的自我进化路径。“享受苦难、遵从内心,哪怕前路和正在经历的是坎坷和波折,也要坚信,只有经历了这些才有未来指数型增长的可能与希望。”在他看来,“创业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希望大家未来都能成为充满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以喜马拉雅FM为例,余建军现场还分析总结了四个时代趋势:互联网+:在线化的机会;AI+:智能化的机会;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机会;文化+:内容驱动消费升级的机会。
铁牛集团副总裁顾梦娅则从“VUCA时代的职业发展之路”的角度指出:“外企、合资、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想要实现岗位升级,建议可以从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突破从自我认知升级开始、善于运用工业4.0互联网的新型工具、树立自身品牌四个方向深耕;而民营企业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进入民企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建立老板的信任、适应企业的文化、接受授权和责任的不对等、切忌经验生搬硬套;自由职业和创业者,具备实现优势与高价值的有效结合能力、高度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借力使力能力、坚持和耐力则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素养。”
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做主题演讲。(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供图)
十年职业导师路 心有拳拳再起航
据了解,本届论坛的召开正值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职业导师项目发展十周年。
自2008年起,华理商学院在职业发展平台计划中为学生配备了一对一职业导师,旨在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助力职业发展和转型、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商学院每年聘请世界五百强企业及上市公司高管、知名专业咨询公司合伙人、知名民营企业企业家等职业导师100余人,十年来累计指导2000 余名学生成长。据该院学生事务部副主任车悦介绍,商学院完整的职业导师服务平台包括职业导师计划、猎头合作平台、知行系列讲座、Vault图书馆、职场导航、职业测评平台、行业俱乐部等七大板块。
今天下午的论坛现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在颁奖环节致辞中现场为蒋海龙等107位职业导师现场颁发了聘书。“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直秉承三个价值观,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打造生命共同体,三是社会责任。职业发展论坛的意义就在于既体现了学院的价值观,也体现了‘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的使命。”阎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