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上海1月2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郭静)上海邬达克旧居迎来一场场艺术盛宴,1月19日至1月28日,“古帛今韵”——穆益林迎春帛画展、“大师面对面”艺术沙龙及“国乐春韵”——汤良兴沙龙音乐会于先后举行。
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开始在绢、纺、纱、绸、绫等真丝织品上绘画,这就是古老而声名显赫的帛画。一条奔流不息的中国画历史长河,帛画从源头流到中游,成为中国画最古老的基因。也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拨动了五弦琴弦,这就是源远流长的古琴。一部琴棋书画的中国文化史,古琴从来享有最崇高的地位。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抚琴吟唱,曲水流觞。
连续两周,三千年的历史在邬达克旧居相逢。人们一边能在古琴曲里听天地之辽阔,一边在帛画中赏千古之神韵。同时,这又是一个东西文明交融的特殊场景。近百年前,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东欧小伙邬达克为躲避战乱,传奇般地从西方来到东方,上海这片土地成就了邬达克,邬达克也为上海刻下了深深的西方文明的印迹。两千多年前,琵琶这一乐器也是跋山涉水,自西域来到东土,成为中国的主要乐器之一,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而且琵琶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无异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穆益林是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美术-帛画”代表性传承人。汤良兴是国乐大师,琵琶界的“南汤北刘”两大名家之一,擅长古琴和二胡演奏。在“大师面对面”艺术沙龙里,穆益林教授亲临现场,向观众讲解帛画的历史、自己三十余年的探索,并详细讲解了几幅帛画的创作过程。而汤良兴先生的“国乐春韵”沙龙音乐会更是别具特色,一般人们去剧场欣赏音乐,表演者高高在上,与观众隔着空间的距离,而在邬达克旧居,汤良兴与观众咫尺之遥,他侃侃而谈,不仅带来国宝级的国乐表演,还分享了他对国乐的认知和精彩的艺术人生。
编辑: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