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声录四川

三大生态工程助推四川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1-08-26 16:0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自1998年以来,四川陆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三大生态工程,新造林7600多万亩,每年减少3亿吨流入长江的泥沙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建立。中央台记者刘涛报道。

    在四川省宝兴县蚂蝗沟工程区,一排排崭新的房屋巧妙掩映在绿树中。工程区主任李林彬说,这些房屋是他们用来接待外来游客的,每年他们工程区光旅游这块就能收入三四十万元:

    植被恢复好了之后,我们居住环境改善了,很多外地游客就喜欢到我们这里来避暑,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职工的收入也增加了,职工队伍也稳定下来了,更好的能够把国家的森林看护好。

    游客的到来,给这个偏僻的工程区带来不少欢歌笑语的同时,也给工程区的员工增加了些额外的收入,从工程区离职出走的员工也因此越来越少。看到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李林彬心头有些感慨。要知道在10年前,他还随时为半夜会不会来泥石流而担心着:

    在未实施天保工程以前,我们主要从事森林采伐,把森林伐完以后,光秃秃的山上,一下雨,经常涨洪水,把我们的工棚冲起走,对我们的生存威胁时非常大的。

    四川省有数十万像李林彬一样的林业人,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后,由原先的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宝兴县副县长涂朝康介绍说,宝兴县森林覆盖率在10年间上升到70% 经过10多年的养护,山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了,天也变得更蓝了,泥石流灾害也很少发生了,我们经常都能看到野生的大熊猫出来找东西吃。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幅员面积占长江上游流域面积的50%,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以前由于过渡开采,四川省每年给长江带来6亿吨泥沙。从1998年起,四川省陆续启动天然林保护等三大工程以来,12年来累计营造公益林7679万亩,输入长江的泥沙量最高减少了近8成。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罗增斌介绍说,四川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涵养水源、净化大气、森林旅游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超过14000亿元:
    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从24.35%提高到34.4%,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本上一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推进,通过我们科学的监测,这种生态服务价值达到每年1.4万亿元,这种固碳、释放氧气的效益十分明显。(四川站刘涛,编辑:伊圣涛)

责编:李宏博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