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观点 > 正文

杨守华:汽车限购 解决城市交通本末倒置的无奈
2012-08-06 17:12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央广经济之声报道,8月2日,西安市政府宣布将于15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对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和制定车辆限行措施的意见。有业界人士指出,在西安限购之后,深圳、杭 州、成都、重庆、天津和南京等十几个"蠢蠢欲动"的城市,亦将加快制定相关的限购政策。

    又有一个城市开始限购了。至此,国内将有5个城市对汽车开始限购。面对眼下的经济形势,汽车限购对于政府来说,正如广州市一位领导所说,有些“壮士断腕”之悲壮。一 方面,政府需要刺激消费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而在作为居民大宗消费重要一环的汽车消费上,又要实行限购。而曾经是政府财政收入支柱的房地产业又处于当年的泥淖之中。这 对于政府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着实是个冲击。我们充分理解政府此举的无奈,如果不限购,在目前的情况,城市的交通将会处于饱和状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 堵城”,城市交通效率的低下将严重影响到一个城市自我运转的周期,也将影响到政府工作效率。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却需要把几个小时的交通时间计算在内时,可想政府工作的 运转将会变得多么得低。

    汽车限购的政策在越来越多城市的推开,我们充分理解政府的无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其中暴露的弊病:

    首先,城市综合规划的问题。记得曾经在一个论坛上,听一个专家说过,像明清时期的都城,规划做好以后,那是几百年都不会变化的。比如,一座都城的南城,设计者可能 规划为商业区,西城是居民区,北城是娱乐区,东城是军队驻扎区,而都城核心区是政府部门办公区,几百年延续下来,城市的各部分区域功能规划明确。而现在的城市,大规划 不能说没有,但对于城市小区域的规划就不那么明确了。我们很显见的是,现在的开发商在城市里开发居民住宅,就跟贴狗皮膏药一样。随便拿起一张城市的地图来看,如果这张 地图上居民小区标注都很明显的话,我们可以扫一样,居民住宅区在一座城市里,往往就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中间混杂着的是政府部门,还有随处可见的商业设施。而我们再 看欧洲一些国家的都市,类似巴黎,城市核心区是政府办公区,区域功能规划呈放射状,市民大都住在城外,早晨上班时,人们乘坐四通八达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纷纷从四面八方 赶往核心区上班,下午,人们又往城外走。而在我们国内的大多数城市里,居民小区在城市里布点式的特性决定人们的出行鱼龙混杂,加之跟不上的交通管理措施,交通的拥堵也 是必然的了。

    其次,公共交通的问题。这其中包含公共交通工具,还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城市快速公交,推行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但是,城市快速公交多建 设在新城区,而老城区由于容量的限制,无法建设这一设施,也就导致居住在老城区的人难以享受到这一便利之举。同时,现在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仍然无法跟进。正如现 在多数人总结的出行模式为“BMW”,出门找到公交车,先坐“bus”,公交车坐到地铁站换“metro”,地铁出来后,再“walk”一段路,这其中的前两个环节,在上下班的高峰期 ,可谓“险象环生”,公交车和地铁里的拥挤程度足以让每个人都梦想开车上下班。

    再者,开车人素质的问题。在马路上开车的驾驶员,有初出茅庐交规都不甚明白的新手,有熟练驾驶技术的老手,也有熟练驾驶但不守规矩的老手,还有那些有娴熟驾驶技术又 知道如何规避违章探头的老手,当然,还不乏很守规矩的老实人。在路口一个红灯前,有人自觉地排在长队后面等候通行,也有人驾车斜插进另一道强行驶入的。还有一些有钱人 ,不在乎被罚款闯红灯,也有那些用光盘等遮挡号牌的。道路上的投机取巧式的违章行为,往往会带来示范效应。如一个路口,在左转道上直行,可以不被探头抓拍到,只要一个 人知道,一传十,十传百,就会有很多的驾驶员效仿。这里面就是开车人素质的问题了。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在日本东京,一条长长的道路上,等候通行的车队排满了整个 画面,但应急车道却是空无一辆车,人们对于交通规则的自觉遵守成了习惯。再如香港这座城市,城市也不大,从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汽车保有量上来说,要比北京上海高,但香 港城市的交通却没有陷入瘫痪。

   汽车限购,无非为的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从限制居民对汽车的消费行为开始,无奈之举的背后,我们还是希望政府能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入 手,摆正“本末”的位置,切实解决好居民的出行问题。

责编:晓凡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