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70年来 长沙城区面积扩大了60多倍

2019-08-23 09:32:00来源:长沙晚报

  住房与老百姓幸福感息息相关。70年来,长沙市民的居住条件变迁演绎着丰富多彩和波澜壮阔的场景。城市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增加到434.82平方公里,扩大了64.9倍。

  记者今日从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了解到,1949年8月22日,在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之时,由于经历文夕大火和历年战乱的摧残,当时的长沙城满目疮痍,城区状况是:城市基本没有区域规划,工厂、机关、学校、住宅混在一起;城区绿化面积只占整个市区面积的5%,房屋破旧,街道狭窄;城区直通郊区的干道和城区内干道很少;缺乏现代化的给水排污设施……

  1949年的长沙,城市建成区面积仅6.7平方公里,全市房屋建筑面积仅482.5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89.81万平方米,许多房屋已破烂不堪。解放后,一方面对旧房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了大批房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了基本建设的投资结构,住宅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加快,先后兴建了朝阳新村、人民新村、银盆岭、望月湖、红旗等一批居民住宅区。

  与1949年相比,2017年长沙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增加到434.82平方公里,扩大了64.9倍;全市房屋建筑面积由482.57万平方米增加到25630.41万平方米,增长了53.1倍,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由289.81万平方米增加到18617.19万平方米,增长了64.2倍。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加0.69平方米

  建国后至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长沙市住宅建设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住宅供应十分短缺,当时的住宅建设标准为小面积、低标准、低造价,因此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据资料记载,1957年人均仅为4.37平方米,此后的多年也一直在4.5平方米左右波动。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解决居住问题主要依靠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堂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至198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只有7.67平方米,仍然难以满足普通百姓家庭正常生活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大量优质住宅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1998年房改之后,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迅速增加,加上长沙市委、市政府注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大了民用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更是通过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解决居民“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因此增长迅猛,由1957年的4.37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45.48平方米,60年间增长10.41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加0.69平方米。

  住宅形式日益呈现多元化

  解放初期,长沙市城市居民房屋大多矮小密集,77%以上的房屋为竹木结构,简陋棚屋——一种由杉木皮盖顶,外墙是木板,内墙是竹篾上面糊石灰的木板房,总量达到十多万平方米。“道路不平、沟渠不通、饮水不洁、电灯不明”是当时长沙市民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

  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居民解决住房主要停留在等、靠、要,即等国家划拨房,靠组织建房,向单位要房,住房分配十分紧张。此时的住宅多为“筒子楼”,一条走廊串联起多个单间,每个单间一般只有十几平米。拥挤的走廊伴随着喧嚣吵闹和油烟弥漫,虽然充满着人情味,但隐私保护却变得难以企及。同时,多户共用卫生间和洗漱间,居住条件比较拥挤,居住环境较差,特别是“内廊式筒子楼”还存在通风和日照条件都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住宅开始分单元进出,大小户型搭配,多为两房一厅或三房一厅,单独设立厨房、厕所、卫生间,水电按户装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确立,1998年长沙开始进行住房体制改革,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开始推行住房商品化,住房开始成为商品进行交易,房地产行业逐渐兴盛并得到长足发展。

  住房条件无论是在房屋材料上、空间布局上、周边环境上还是配套设施上都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成为主流,房屋建筑施工工艺不断更新,新型房屋建筑材料开始走上舞台。住宅形式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人们在居住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独立式、高层、商住综合等模式遍地开花,高层大平房、LOFT公寓、花园洋房和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周边基础配套服务建设(包括商业、教育、医疗等)不断发展;居住软环境不断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区各类活动开始兴起。

  现在,小区开始成为一个个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舒适、内部独立完善的社会单元细胞。

编辑: 胡莹莹

70年来 长沙城区面积扩大了60多倍

住房与老百姓幸福感息息相关。70年来,长沙市民的居住条件变迁演绎着丰富多彩和波澜壮阔的场景。城市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增加到434.82平方公里,扩大了64.9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