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武汉:“互联网+”技术建设全球最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厂房

2018-10-13 12: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武汉10月13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通讯员黄鹏程 韩帅)10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建筑业专家同行齐聚湖北武汉,参加全国绿色智慧建造技术交流会,并前往中建三局一公司武汉京东方10.5代线项目,现场观摩智能系统、云存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地上的深度应用,以及项目绿色、智能、低碳、集约化的智慧管理和智慧建造成果。

  武汉京东方10.5代线项目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尺寸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之一,也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液晶显示器件厂房项目。

图为武汉京东方项目建设施工现场 央广网发 通讯员黄鹏程 摄

  在建设过程中,中建三局一公司集中了数百台建筑设备、6000多名建筑工人,将使用超过10万吨钢筋、120万平方米模板、145万个扣件、90万吨混凝土……如何让这些人、材、物、机有序、安全、高效地运转起来?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锟说,“我们拥有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系统平台,将打造工地现场互联协同、危险感知、智能生产的全新管理模式,构建项目信息化生态圈、改变施工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实现全过程安全、绿色、智慧建造。”

  据介绍,该平台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运用了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云计算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和智能化控制,依靠人机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推进施工现场的管理智慧化、生产智慧化和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建筑施工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整个社会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工地则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不二之选。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项目团队在容易产生扬尘部位布设环境监测站,自动对现场空气质量、噪音、风速、气温等状况进行检测,并通过LED屏幕进行展示,通过4G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至云端。云端完成现场空气状况的统计分析,并在扬尘达到阀值时自动启动扬尘喷淋系统,改善现场空气质量。喷淋系统的水管端口加装了智能水表,记录喷淋时间、部位和喷淋的耗水量,避免过度喷淋,喷淋的水又通过下水管道进入沉淀池循环使用,达到节约、重复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项目还对水质情况实时收集,将水质检测报告内嵌入智慧建造系统平台,并导入到手机APP中,可自动生成水质监测结果报告单,形成相关文件,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土污染。

  项目团队还采用可移动的智能地磅称量废弃混凝土、废弃钢筋、废弃木方等固体废弃物的总量、回收利用量、出场量,对固废产生部位、产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利用手机APP输入数据,同时嵌入平台,最终自动形成表格,达到数据化、智能化废弃物管理。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些新兴行业正乘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列车迅速发展,而各个传统行业则在“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下面临着转型的新课题。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秀兰认为,建筑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将重构整个建筑行业生态圈,引发一场“全新的变革”。

编辑: 黄炎秋

武汉:“互联网+”技术建设全球最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厂房

10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建筑业专家同行齐聚湖北武汉,参加全国绿色?智慧建造技术交流会,并前往中建三局一公司武汉京东方10.5代线项目,现场观摩智能系统、云存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地上的深度应用,以及项目绿色、智能、低碳、集约化的智慧管理和智慧建造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