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村民在运送食用菌棒。东川村农光互补基地占地158亩,按照“农光互补”的模式,在光伏电站下面同步建设食用菌出菇棚,光伏电站已于今年4月并网发电。目前菌棒生产已突破150万袋,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同时,该镇引进绿谷食用菌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与52户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协议,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视界网 章磊 摄)


10月18日,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村民在运送食用菌棒。东川村农光互补基地占地158亩,按照“农光互补”的模式,在光伏电站下面同步建设食用菌出菇棚,光伏电站已于今年4月并网发电。目前菌棒生产已突破150万袋,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同时,该镇引进绿谷食用菌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与52户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协议,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视界网 章磊 摄)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邹莉,耗时10多年,成为世界成功“驯化”暴马丁香桑黄菌的第一人,多项食用菌栽培技术革新与发明专利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她扎根龙江大地,热心助农脱困,独创的木耳优质高产新技术每年能为我省黑木耳产业增收2亿元;她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培养出的学生称呼她为“邹妈妈”。
2017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山东·邹城)国际食用菌博览会”定于4月7日至9日在山东邹城举办。从2014年开始,中国食用菌协会倾力打造食用菌年度行业大会和年度春、秋两季博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读国家政策,总结交流行业经验,推动行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良性竞争和科技进步。
8月6日,河北霸州马坊村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整理蘑菇菌包。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8月6日,河北霸州马坊村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采摘蘑菇。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8月6日,河北霸州马坊村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整理蘑菇菌包。
10月18日,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村民在运送食用菌棒。东川村农光互补基地占地158亩,按照“农光互补”的模式,在光伏电站下面同步建设食用菌出菇棚,光伏电站已于今年4月并网发电。该镇引进绿谷食用菌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与52户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协议,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