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唐河: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2018-11-28 14:48: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11月28日消息  近日,在唐河县郭滩镇银杏苑养殖专业扶贫车间里,10余名在这里打工的贫困群众正忙着手头的活,“烧鸡哥”李海举在旁边指点着还不熟练的贫困群众。

  “现在我的扶贫车间里聘用了十几个贫困群众,他们每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能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比挣钱更重要。”李海举看着那些贫困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如此,李海举还利用小额贷款项目吸纳25户贫困户入股,三年内每户每年能分红5000元,同时还与5户贫困户签订种苗代养协议,每户年收入12000元以上。

  像“烧鸡哥”一样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例在唐河大地上比比皆是。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产业扶贫是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唐河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在产业、市场、政府、贫困人口之间,织就了一张产业脱贫网。

  因地制宜,挣钱有招。唐河依托该县27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29个家庭农场和653个规模化养殖场,通过落实以奖代补、项目倾斜、贷款扶持等政策,采取流转土地、吸纳务工、资金入股、技术培训、扶持创业等模式,让设施农业、畜牧、食用菌、林果、红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全县先后建成100个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和48个扶贫车间,实现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有技能的初始目标。以福田合作社、泓元奶牛养殖场、菇太郎等一大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为350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主动作为,创新求解。唐河推出两项创新型扶贫举措,实现分红全覆盖,用真金白银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一是在全省首创粮仓扶贫新模式,利用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建成56座总库容50万吨的扶贫粮仓。2017年,从粮食保管收益中拿出1357万元,为贫困户分红400—3000元;2018年计划为贫困户每户分红500—3300元,2019年再递增10%,连续分红十年。同时,贫困村和脱贫村集体收入,每年有了3万元分红;二是创新农机产业园扶贫项目。在县产业集聚区农机产业园成立县众享农机合作社,贫困户以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租赁收益对贫困户分红。从9月份开始,对贷款入股贫困户每户分红3000元,并逐年递增,连续分红5年;对未贷款贫困户按人均400元的标准,将资金发放给村集体,用于支付未贷款入股贫困群众公益性岗位的劳动报酬。同时,通过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扶贫基金、技术扶贫、农机购置补贴、产业延伸等措施多管齐下,放大产业扶贫效应。

  三项精准,重抓重推。唐河用“硬朗作风”为脱贫攻坚注入“清朗政风”。

  精准决策。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产业发展专题会,集中研究解决问题;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经常深入到各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即时解决难题;县脱贫办每周听取一次产业扶贫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疏通梗阻,强力推进。

  精准激励。先后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专项实施方案》等16个方案,县级产业扶贫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产业扶贫基地带动10户以上脱贫的,每带动一户奖励2000元,扶贫车间每安排一名贫困群众就业并精准脱贫后,对企业按照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并在项目、资金方面优先扶持,最大限度地调动贫困群众和帮扶企业的积极性。

  精准管理。调整充实了脱贫攻坚24个专项工作组,其中涉及产业扶贫的16个,全部由县委常委或副县长任组长,负责协调、推进、落实、督导,形成合力。同时,落实督查制度,定期对产业扶贫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产业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唐河县精准的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户户增收有渠道,人人脱贫有门路。 (金少庚 左力/供稿)

编辑: 胡晓辉

唐河: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近日,在唐河县郭滩镇银杏苑养殖专业扶贫车间里,10余名在这里打工的贫困群众正忙着手头的活,“烧鸡哥”李海举在旁边指点着还不熟练的贫困群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