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生态文明媒体行】创新理念让平顶山生态包袱变生态优势

2019-04-23 09:19: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郏县县委书记丁国浩介绍该县中蛇山生态修复补偿区情况。(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央广网河南分网4月23日消息(记者 彭华)4月21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共同承办“生态文明媒体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平顶山市,实地探访郏县、宝丰县,实地采访生态补偿区采访露天矿山治理的成效和经验。

  郏县:“区内修复 区外补偿”见成效

  据了解,郏县现有矿山企业27个,其中煤矿2个,非煤露天矿山25个,生产矿山7个。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郏县矿山开采规模急剧扩大,致使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采石场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郏县西蛇山矿山治理初显成效。(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据介绍,郏县创新“区内修复、区外补偿”的生态模式,使企业成为造林绿化主体,既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也增加了矿区的绿化面积,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绿色收益,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受益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通过不懈努力,郏县露天矿区已旧貌换新颜,该县已累计植树200多万棵。特别是利用去冬今春植树季节,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恢复治理及生态补偿2.1万亩。以前的荒山秃岭,如今已经“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宝丰县采煤沉陷区治理后的景观湖。(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宝丰县:矿山整治开创“五个第一”

  在宝丰县,采访团一行探访了该县张八桥工矿废弃地复垦整治项目、大营老龙窝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永顺铝土矿露天矿山项目。

  据介绍,宝丰县在在全市率先实现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的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出台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方案,第一个成立露天矿山整治领导小组,第一个完成“一矿一策”编制,第一个落实“三级”包矿制度,第一个按“一矿一策”对矿山企业停工整改。形成了“宝丰模式”,成为全省生态治理“三大模式”之一。

恢复中的宝丰县铝土矿复垦区。(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2015年以来,宝丰县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工作思路,吸纳社会资金1.73亿元对大营韩庄矿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实施林果规模建设,种植核桃、樱桃等果树1000亩,通过项目区2.93平方公里的系统整治,过去脏乱差的工矿废弃地变成了风景秀美的“花果山”。

  “过去的‘生态包袱’变成了如今的‘生态优势’。”平顶山市副市长张弓表示,平顶山将坚持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发展的道路,走市场化治理道路,严格遵循“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打造后续持续发力的经济效益、巩固治理效果,形成永续发展的良好结果。

编辑: 汪宁

创新理念让平顶山生态包袱变生态优势

4月21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共同承办“生态文明媒体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平顶山市,实地探访郏县、宝丰县,实地采访生态补偿区采访露天矿山治理的成效和经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