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

[财经]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产品减产成定局

2011-06-21 10: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打印本页 关闭
    

    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连月的大旱后,又出现旱涝急转。6月17日的强降雨给浙江、安徽、江苏、江西、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造成汛情和洪涝灾害。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洪涝灾害对农产品的危害小于旱灾,但水稻种植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去年底以来的极端天气已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菜籽、棉花、小麦等农作物以及淡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来看减产已成定局。农产品产量下降或使通胀形势更加严峻。

    截至6月19日7时,浙江省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4亿元。据媒体报道,多年未遇洪灾的杭嘉湖地区近日抢割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但由于收割、烘干设备短缺,造成大量已收割小麦腐烂或者品质下降为饲料级。

    来自安徽省民政厅的消息则称,强降雨已经致使农作物受灾面积8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41亿元,其中农业损失5.24亿元。

    江西防总最新统计显示,本月14日开始的强降雨,目前已造成江西省34个县市433乡镇受灾,共造成249万亩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204万人,倒塌房屋3090间,直接经济总损失26.7亿元。

    此外,暴雨还造成湖北省内31个县市区受灾,农作物受灾261.2千公顷,贵州省农作物受灾31.5万亩,粤东四市出现灾情,20多万亩农田受灾。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近期的强降雨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旱情。受旱面积减少八成。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部分旱区雨量不大,目前湖北西北部、安徽淮河以北及江苏北部地区仍有旱情存在。

    持续数月的大范围干旱刚过去,洪涝灾害又至。市场尤为关注灾害对长江中下游农业造成的影响。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截至6月15日,全国已夏播农作物1.79亿亩,完成计划的34.1%,同比快1个百分点。

    相关行业研究员分析称,早稻、菜籽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统作物,此前持续数月的旱灾致使这些作物的长势普遍较差,亩产量出现明显下降。此外缺水造成田里无墒,影响了中稻的播种时点。早稻在夏粮中的比重仅占1/3,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四成,原本的干旱对夏粮的影响较小。但现在紧接着而来的洪涝灾害则将加深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眼下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收割、中稻移栽、部分地区夏播的季节。持续的降雨将影响早稻的收割。虽然水稻对洪水的耐受能力较强,仍有一定数量的稻秧会被冲走。如果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将影响农民补种的热情,因此对秋粮的产量预计难以保持乐观。

    前段时间的干旱使长江中下游几大淡水湖面积急剧缩小,严重影响淡水养殖业。鲢鱼、鲫鱼、鲤鱼等常见淡水鱼价格连续上涨,涨幅达20%至30%。齐鲁证券分析认为,随着近期的持续降雨,占我国淡水水产量50%以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涝急转,鉴于4至5月水产最佳投苗时间已经过去,目前的洪涝灾害又降低了养殖者后期投苗的积极性,淡水产品下半年将面临减产压力,海水养殖产品将起到部分替代作用。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长江中下游农产品减产,供需不平衡将加大抗通胀的难度。(记者 王文嫣)

责编:郭同欢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