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北:破获首例“新型”假证案

2018-10-23 14: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邯郸10月23日消息(记者杜震 见习记者张丹瑜)近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篡改网络数据库、伪造买卖证件案。该案是河北警方侦破的首起非法篡改网络数据库案。经查,犯罪团伙恶意攻击系统、发布“制假”广告、篡改考试结果、伪造考试合格证书,落网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蹊跷:上千人“齐刷刷”通过考试引怀疑

  2017年6月27日,邯郸市某单位在一次培训考试过后,发现通过考试的竟多达上千人。和省里的负责单位核对发现,多出来的人并没有参加考试,却直接出现在了网上发布的通过考试人员名单里。事出蹊跷,该单位立即向邯郸市公安局报案。民警初查发现,该培训考试系统被植入大量虚假数据,而如果这些虚假资格真的进入社会,将造成严重后果。于是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该案由于手段特殊,也被河北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

  经过侦查,办案民警发现该培训考试系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被入侵并篡改数据库信息。此次被非法篡改的信息高达上万条,而且均已通过省、市两级管理部门审核,甚至可以通过官网查询到合法证件号。网上追查异常困难,于是专案组调整办案思路,决定根据‘假证’利益链条,采取由下向上的方式进行追踪。

  复杂:4级中间人层层加价“巧”牟利

  根据网上假名单的信息,办案民警查到多名办假证人员,询问发现,这些人都是从网上一个名叫“潘老师”的犯罪嫌疑人手中购买的假证,这个“潘老师”每个证件收取几百上千元不等的费用,并承诺网上可查真实信息。

  7月20日,办案民警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潘某的真实身份,并成功将其和同伙陈某抓获。经过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在网上通过QQ群大肆散发办证广告,收费办理假证的犯罪事实。潘某交代,他只是一个中间商,专门负责寻找有办证需求的人,而办假证的则另有其人。

  7月26日,办案民警根据潘某提供的信息,赶赴厦门将上线犯罪嫌疑人吴某、李某、陈某抓获。三人供述,假证来源是犯罪嫌疑人邱某和车某等人。经过深入全面梳理线索,2017年8月20日,专案组组织精干力量赴四川和重庆等地,将犯罪嫌疑人邱某、车某、刘某等8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归案,缴获作案工具10余台(套)、涉案资金20余万元。

  专案组民警马不停蹄,加大对犯罪嫌疑人邱某、车某的审讯力度,两人交代,他们是在网上看到有人自称“黑客”,可以在网上篡改各种考试合格证,就向下线发放需求广告,通过伪造证件共同牟利。至此,网下贩卖、伪造假证件的团伙成员全部落网。

  重大:上万条数据遭非法篡改手段新

  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邱某、车某等人的证据材料,最终民警掌握了这名“黑客”的真实身份为吴某。2017年9月25日,办案民警赶赴兰州,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开展行动。

  兰州警方配合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吴某刚刚因入侵甘肃省某单位网络系统被当地警方抓获。在扎实的证据面前,吴某交代了其通过网络漏洞,非法篡改上万条虚假信息,并配合犯罪嫌疑人邱某、车某造假证牟利30万元的犯罪事实。在吴某的电脑中,办案民警也找到了作案相关的其他证据。至此,这起非法篡改网络数据库、伪造证书的案件终于成功侦破。

  “净网2018”专项行动以来,邯郸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已经侦办网络案件79起,刑事拘留237人。但是此案件犯罪手段在河北省内还是首次发现。复兴公安分局网安大队长穆京辉说:“该案是传统型犯罪(制贩假证)与新型网络犯罪(黑客入侵)的结合,线上线下同时伪造证件信息,将假证在网上变成真证,最终目的还是非法牟利。”

编辑: 郑睿

河北:破获首例“新型”假证案

近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篡改网络数据库、伪造买卖证件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