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交流破局大学生社会实践, 探讨共建三下乡创新模式

2019-08-02 16:38:00来源:中国网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社会实践是一个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育人工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一次深入社会、磨砺自我的机会。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模式,不断提升社会实践价值,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含金量至关重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团中央倡议,到90年代中期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时至今日已成为高校考核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是 ,今天的农村面临新的形势。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农业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无不对“三下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挑战。须以创新交流为引擎,驱动大学生“三下乡”长效新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不仅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的实践方向、方法,也为全方位社会实践创新元素的流动创造了机会。湘西花垣县作为融聚各方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典型地域,高校实践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向着日益频繁深入的方向前进,有效推动了实践成效的进步、资源的共享,更提升了青年一代的知能与热忱,让青春精神与“三下乡”情怀在互学互鉴中得以传承和发展。7月22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牵头三校联合青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研讨交流会在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尖岩小学支教点召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三校暑期社会实践队齐聚一堂,探讨以合作创新为桥梁,开拓青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交流互鉴的方式与道路。

  共谈实践、建立联盟,高校社会实践合作日益紧密

  三校实践队分别分享介绍了各自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体会,就各自的现有的社会实践路径与未来实践方向展开交流与探讨。

(图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三校联合研讨会 刘天琦 摄)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湘西实践队主要有支教、推普脱贫、禁毒防艾、依法治国四项基本工作。支教工作依托基本固定支教点进行展开。推普脱贫工作是以支教为着力点,面向儿童及成人开展。禁毒防艾实践项目主要以边城广场宣讲活动为主线,2019年创新开展禁毒防艾主题微电影拍摄。依法治国项目主要通过实地调研、普法宣讲等活动宣传普及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除此之外,实践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首创录制支教幕课(MOOC),融合互联网+途径,探索长效化持续扶智帮教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北京邮电大学“芯系湘西”社会实践团以“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为主题,开展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发展和扶贫现状,宏观上把握湘西扶贫的政策细节和工作规划,探索提出“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发挥学校信通方面的长处,构建一个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综合性平台,推动乡村产业品牌“走出去”、相关专业人才“引进来”。

  长沙理工大学红烛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赴湘西开展系列教育帮扶活动。并且研究实践青少年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开设“红色微课堂”、筹办“红色阅览室”等形式教学活动。深入“十八洞村”进行走访调查,感悟精准扶贫精髓。为湘西当地小学生捐赠课桌、教辅用书、科普书籍、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文体用品,以及为彭湖村小建立“红色阅览室”。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社会实践团队间的全面合作和深入交流,发挥青年大学生在解决区域性甚至全国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三校共同倡议建立湘西青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联盟,着眼未来尝试联合实践调研、实践队互访、联合宣传推广与实践成果文献传递等多个多边合作项目。

  团队互访、资源共享,为社会实践合作提供契机

  只有交流才能了解彼此,只有沟通方能增进友谊。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之间有着深入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为此,三校实践队搭建联合雏形,广泛开展交流互访,探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践沟通交流新路径。

(图为三校实践队交流互访参加蓝松枝湘西支教队毕业典礼 张炜楠 摄)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支教队应邀前往长沙理工大学“红烛”团队支教点开展安全普法宣讲活动是三校暑期社会实践队自建立联系与交流以来,开展的首个团队互访、特色浸润项目,警校学生支教队员将特色安全普法课堂带到“红烛”支教点,开启实践团队互访新模式,尝试搭建了交流对话的桥梁,也促进了两校之间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湘西支教队尖岩支教点的暑期毕业典礼又邀请了北京邮电大学与长沙理工大学两校实践队作为代表参加活动,既与三校实践队员分享实践感悟与收获,又实现多方合力言传身教筑梦支教儿童。三校实践队队员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了解,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社会实践之间关于开展与创新的深度合作。交流互访活动对于邀请方和访问方双方都大有益处,有效加强了学术交流,为未来进一步的实践合作甚至进一步实现社会实践资源共享提供了契机。

  凝聚共识、传承“三下乡”情怀,探索“三下乡”创新长效新模式

  近年来,全国高校青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在快速发展,无论是高校还是青年大学生自身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都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倾向于参加模式有创新、实践有效果的成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对各高校、各实践团队之间的广泛交流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社会实践团队依托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盟甚至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前景十分乐观。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率先尝试探究完善高校开展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制度与机制的道路路径,力图用公益的方式来实现青年大学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实现社会治理中的共治共享,将高校及专业院系、公益创业平台与商业化链条模式相契合,以达到公益创业平台与三者(上中下游)有机统一,良性循环。

  目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已构建“蓝松枝”湘西支教队、“蓝松枝”青少年禁毒防艾宣讲团、“蓝松枝”未成年服刑人员朋辈帮扶团、“蓝松枝”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团以及“蓝松枝”学术实践课堂五位一体品牌公益格局。“蓝松枝”公益团与上游政府合作,政府出台有利政策进而促进公益团与中游其他公益企业或社会民众合作,面向社会招收支教队员、宣讲团成员、朋辈帮扶成员、法律援助团成员以及学术实践课堂的讲师,这样既可以缓解下游受助者和被帮扶者过多带来的压力,也可以用公益创业平台来带动就业。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盟平台首批倡导者之一,将致力于推动联盟大学及各实践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为发扬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理念、展拓共享社会实践资源、促进青年大学生之间互学互鉴的社会实践平台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盟平台有望搭起的是一座高校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互联互通的桥梁,让乐于奉献、勇担时代使命的青年一代提升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和热爱,从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汲取力量,通过高质量、深层次的交流,凝聚越来越多的共识;通过交流探究促进“三下乡”模式与精神传承创新,用青年一代的交流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张炜楠 刘天琦 柏芷珊 (图为三校联合青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交流合作合照 柏芷珊 摄)

编辑: 郝伟杰

交流破局大学生社会实践, 探讨共建三下乡创新模式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