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泉州大剧院开门迎客 谱写泉州海丝文化新篇章

2019-07-01 10:52:00来源:央广网

 6月30日泉州大剧院启幕(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央广网泉州7月1日消息(记者 张子亚 陈庚)6月30日,泉州大剧院正式交付并投用。作为新的文化地标,泉州大剧院将以“东亚文化之都”的高度自信,以“市井十洲人”的开放包容,张开臂膀,延伸脚步,拥抱世界。

  刚落成的泉州大剧院以“海丝乐章”为设计主题,建筑外立面设计和室内设计充分展示海洋元素叠浪与海面波光等设计元素,体现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文化特点。大剧院总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拥有一个1442座的歌剧厅、一个492座的音乐厅,以及大、中、小共三个排练厅、台词排练室、化妆间、艺术展厅、琴房等。剧院内配备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并广泛应用的设施设备,是目前闽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现代化专业剧院。


开放日现场(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开放日现场(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泉州大剧院是“中演院线”继闽南大戏院、厦门沧江剧院后在闽南地区布局的又一家剧院。闽南地区三座剧院必将交相辉映,联动海峡两岸,共同打造“海丝文化矩阵”,成就“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交流基地,翻开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非遗文化展览提线木偶戏(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6月30日是泉州大剧院正式运营的首个开放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打卡,步入这座崭新剧院内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泉州非遗文化展览,提线木偶戏、南音、闽南歌舞这些活态非遗在展区主舞台上进行轮番展演,现场展陈的德化白瓷、惠安石雕、泉州佛像雕塑等让人大饱眼福。在工艺师的指导下,观众还亲自动手体验泉州刻纸、闽南漆线雕、江加走木偶头像雕刻、惠安影雕。大剧院内刮起的这股强劲“闽南风”,让人们不禁赞叹闽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光辉灿烂。


“艺术与城市”对话活动(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交流与合作是文化进步的关键。当天下午,泉州大剧院还举行了两岸合制原创剧目签约仪式暨“艺术与城市”对话活动,四位两岸演出行业的嘉宾就“艺术与城市”的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开幕大戏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根据计划,泉州大剧院首个运营年度的演出场次将达到140场,每年举办讲座、工作坊、展览等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不少于40场。当晚,备受关注的泉州大剧院开幕大戏——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盛大上演。这部用中文演唱的中国原创歌剧,运用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凸显民族文化自信。该剧讲述了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充满着波澜壮阔的史诗格局和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多次博得全场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泉州大剧院开幕演出季将持续一个多月,以“遇见大师”、“时尚先锋”、“大美中华”、“恋上音乐剧”四大主题展开,不仅有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还将有来自国内外的11台19场精彩演出。

编辑: 张子亚

泉州大剧院开门迎客 谱写泉州海丝文化新篇章

6月30日,泉州大剧院正式交付并投用。作为新的文化地标,泉州大剧院将以“东亚文化之都”的高度自信,以“市井十洲人”的开放包容,张开臂膀,延伸脚步,拥抱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