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32年,中国艺术节坚持和改变了什么

2019-05-22 14:51:00来源:解放日报

  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在上海举行,五湖四海的来宾,以艺术之名汇集在这里。艺术家们从全国各地来了,还有许多为历届艺术节做出重要贡献的幕后工作者,也来见证这一盛事。在开幕演出现场,记者偶遇一位北京来客,他是曾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的刘中军,是中国艺术节创办以来重要的见证者和组织者。

  从1987年至今,中国艺术节走过了32年历程,成为中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从第一届到第八届,刘中军从工作人员逐渐变成重要的组织者。即使此后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他也始终关注着中国艺术节最新的发展。关于中国艺术节,刘中军有讲不完的故事。

  最初的定位坚持至今

  刘中军记得,首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当时,1000多位民乐演奏家共同演奏“千人中华大乐”,场面十分震撼。而当年的闭幕式在首钢举行,艺术家们送戏上门,为工人们演出。“从第一届开始,中国艺术节的定位就非常清晰准确: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个定位,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此外,首届中国艺术节还设了几个分会场,华东分会场就设在上海。上海与中国艺术节的联系,从一开始就十分紧密。

  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首次走出北京到云南举办,56个民族都派出代表队参加艺术节,如同一场民族艺术的大检阅和民族大团结的盛会。节目丰富多彩,民族色彩非常浓郁,看得人眼花缭乱。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云南,对云南的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成为云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云南成功举办中国艺术节后,激发了全国各地的申办积极性。刘中军记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办权竞争激烈,山东、福建、湖南和重庆都在申办,各自的条件都非常好,一度难以取舍。

  艺术节所到之处,改变在发生

  中国艺术节创办初期许多硬件跟不上,比如在甘肃兰州举行的第四届,好的剧场只有三四个,远远不够,只能将当地的工人俱乐部、工厂礼堂进行大改造。如今的条件大不一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来到上海,短短十来天时间,全市19个剧场演出逾百场,足见文化设施规格之高、布局之优。

  早期,如何挑选优质节目也是个大难题。第一届、第二届时,全国各地送来的节目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出不了大戏,只能带一些小节目来。“今天不同了,你翻开本届艺术节的节目单,各省市带来的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艺术节每到一处,带动当地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也大大促进当地文艺界出作品、出人才。此外,艺术节对当地文化氛围的营造、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刘中军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届艺术节,一支交响乐团到地方演出。乐队进场,指挥站好,观众席里仍然充斥着打电话的声音、小孩的哭闹声。演出结束后,当地媒体掀起讨论:如何欣赏交响乐?观众进剧场要遵守哪些观演礼仪?一年后,刘中军再去这座城市听了一场交响乐,开场前已鸦雀无声,观众也都知道应该在哪个节点鼓掌。“一场演出、一场讨论,唤起一座城市的观众对艺术的尊重,这就是艺术节的意义。”

  上海为艺术节注入新的色彩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让刘中军印象深刻。在他看来,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准相当高。本届艺术节剧目的选择,也足以体现上海的艺术标准。“上海具有‘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格,它所挑选的剧目,都是各省市最具地方特色、最高水平的作品。我看到青海带来了民族舞剧《唐卡》,就很心动,想着要不要过几天再专门来上海看一场。”

  到达上海的第二天一大早,刘中军就去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这是本届艺术节的一项重要创新。故宫的口红在这里一天能卖出好几百支;各种美术馆、图书馆的文创衍生品,销量也很好。刘中军说:“这体现了上海市民的文化消费力,以及对高质量文创产品的需求。我相信,文创产品博览会未来将成为中国艺术节的保留项目。在艺术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文化产业方面,上海可以给中国艺术节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编辑: 王子衿

32年,中国艺术节坚持和改变了什么

32年,中国艺术节坚持和改变了什么,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在上海举行,五湖四海的来宾,以艺术之名汇集在这里。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首次走出北京到云南举办,56个民族都派出代表队参加艺术节,如同一场民族艺术的大检阅和民族大团结的盛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