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40,丈量一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包容与爱

2018-10-18 20:17:00来源:文汇报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步入第20个年头。而今年,也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

  毫无疑问,艺术节应改革开放而生。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文化艺术界也期待着一个舞台,张开双臂拥抱国内外一流经典和大师名团,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开拓演艺市场、满足人民对文化艺术的需要。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从初创时单纯的演艺平台到如今成为集委约创作、艺术教育、扶植人才、演出交易于一身的文化旗舰品牌,离不开改革开放背景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利好政策;离不开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等综合性演艺地标,在这20年间次第绽放在城市文化地图之上。

  20与40这两个数字,见证的不仅是艺术节作为上海文化品牌被擦亮的历程,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艺术续写昔日盛景,映照当代眼界的生动注脚。

  第二届艺术节期间,苏格兰BBC交响乐团的到来,让上海内行的交响乐迷们喜形于色。作为英国最著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有行家认为苏格兰BBC是BBC旗下乐团中状态最好的一支。

  大师名团悉数来沪,映照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热情

  翻开艺术节的时光相簿,老观众的眼光一定会在1999年首届艺术节闭幕演出《茶花女》上停留良久——“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耳熟能详的《祝酒歌》旋律响起,这是男主角阿尔弗雷多与“茶花女”薇奥列塔爱情的前奏,在华裔歌唱家莫华伦与“救场”女高音歌唱家张立平的深情演绎下,也成为艺术节圆满的尾声。

  之所以难忘,这是英国皇家歌剧院这座世界顶尖歌剧院在上海的首秀,也是剧院重新编排这出经典后以原版形式在中国的首演。与知名艺术家、团队一同漂洋过海而来的,还有原版歌剧豪华的布景、服装和道具,在与上海歌剧院与上海交响乐团近一个月的排练后,这部歌剧成为上海观众对歌剧“初印象”中的一个精彩印记。以《茶花女》来说,此后艺术节还在虹口北外滩推出了一场户外景观版歌剧《茶花女》。而在今年,巴黎北方剧院又将带来这一经典,极简编制加上精简的布景。呈现当代艺术家对经典的不同诠释。

  国际性、经典性是从艺术节孕育之时就确立的定位。首届艺术节舞台上,还有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带来的《天鹅湖》、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意大利十大男高音的音乐会……超一流的演出在一个月间吸引24万观众走入剧场。

  24万,这个数字还不足以形容国内观众对西方经典的渴求。第二届艺术节开幕,由中外艺术家合作的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在可容纳八万人的上海体育场上演。威尔第一生追求恢弘与磅礴,可恐怕就连他也无法想象体育馆响起《阿依达》是怎样一种震撼:近5300平方米的舞台;2000多位演员,象、狮、虎、马齐齐上阵还原作品里的异域风情……

  比起规模,2005年柏林爱乐在艺术节平台首度造访上海,以两场演出丰富的曲目让古典乐迷沸腾,观演人群中不乏陈燮阳等国内名家,彼时感慨着不听很可能听不到的乐迷很难想到,这支名团时隔12年又一次回到艺术节的舞台。

  20年的市场培育,让西方一流名团与经典歌剧再不是“稀有品种”。指挥家祖宾·梅塔、夏尔·迪图瓦、艾森·巴赫,悉数携名团而来;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瑞士贝嘉洛桑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都奉上代表名作……

  如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可以自信笃定地说——大师名团经典名作,能来的几乎都来过了!

  中国艺术家迈出传承发展步伐,逐步绽放自信光芒

  梳理艺术节20年的开闭幕演出会发现,总是一中一西的配置。引进西方经典的同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当代创新意识的中国原创作品也在艺术节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命运几经跌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缩影。2007年上海昆剧团四本昆剧《长生殿》连演12场创下当时艺术节的场次纪录,而作为蔡正仁的学生,当年参演过《长生殿》的张军不仅在艺术节与谭盾合作完成园林版《牡丹亭》、唱响新作《春江花月夜》,更借由艺术节的平台,带着具有实验意味的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去往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演出。张军回顾自己十余年参与艺术节从传承到创新的历程感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进一步繁荣兴盛,恰恰离不开艺术节这个平台所能带来的国际视野与当代审美碰撞。

  上海本土、乃至全国操持着国际语言的院团、艺术家也在这个平台不断成长、磨砺并走向世界。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再到《长恨歌》,近年的开闭幕演出,上海芭蕾舞团一个院团就贡献了自己的三部原创作品,而眼下正在加紧创排的《闪闪的红星》也将在本届艺术节首演。

  谭盾、杨丽萍两位艺术家在去年又一次带着最新的艺术创想,接受委约邀请,将在艺术节完成他们最新作品《九歌》和《春之祭》的世界首演。原因无他——艺术节不仅用追光灯持续照亮他们的艺术求索,也把交响音乐诗《女书》、舞剧《十面埋伏》送上世界顶级剧场,赢得国际瞩目。

  而一批青年艺术家也在这里获得观众认可,一步步成长为当今艺坛的中坚力量。1999年,带着话剧《生死场》参演首届艺术节的青年导演田沁鑫,曾担心这部根据萧红小说改编的东北往事无法赢得南方观众的心。没有想到的是,上海的观众不仅为之深深打动,之后多年,从《青蛇》到《山楂树之恋》,从《四世同堂》到《狂飙》,无论是经典改编还是发展创新,她的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在艺术节一经亮相便一票难求。

  观众的慧眼是艺术家大胆追求艺术理想的底气,而走过20年的艺术节坚持为一流经典搭台,联通人民大众培育市场,或许也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所积累的智慧。

  艺术节20年,这些老朋友又“回家”了

  指挥家汤沐海:我的名字有“九点水”,这注定我的生命与故乡上海紧紧相连

  我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有过多次合作。2012年第1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我执棒上海爱乐乐团举行陈其钢作品音乐会;时隔两年,我又在2014年艺术节开幕演出歌剧《一江春水》中担任指挥。同年闭幕演出交响芭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外指挥家因故无法参演,我虽身在大洋彼岸,听说这一消息,调整了自己的海外演出,为艺术节“救场”。去年2月,我成为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位驻节指挥家。履新几天后,我就赶往呼和浩特,执棒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演出艺术节的委约作品《启航》。

  这不单是因为和艺术节积累的缘分,更是因为上海是我的故乡。我的名字有“九点水”,这注定我的生命与故乡上海紧紧相连。为家乡的艺术事业做一点贡献,我义不容辞。作为一个职业指挥家,首先要诚恳地向西方古典的精华学习。而现在,是时候我们把西方音乐中得到的精华灌注到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之中。

  舞蹈家谭元元:每一次回家演出,我都要求自己拿出150%的能力

  第一次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结缘,是在2007年艺术节走到第九届时。当年正好是中日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我参与闭幕演出中日合作芭蕾舞剧《鹊桥》。那时,我作为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在剧中出演织女。牛郎织女是中日两国人民都比较熟悉的民间传说,中日艺术家合作的这部作品,为两国人民架起一座芭蕾之桥。

  此后,我多次随所在舞团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与上海的观众见面。在第18届艺术节上,作为艺术总监兼主演,我邀请国际一流舞者,为观众带来一台精品汇演《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而参演这场精品汇演的舞者朋友虽然排练时“抱怨”我给他们出难题,但在舞台上也跳得很尽兴。这我很感动,也是我在艺术节推出这台演出的初衷——希望我的芭蕾界朋友能够更了解中国,更了解我的故乡上海;进而,能够把这些芭蕾明星对舞蹈的热爱传递到上海跳舞的孩子们身上、传递到这种芭蕾的观众身上。

  对我而言,每一次在上海演出,就是回家演出。我每次在台上都是120%的付出,可在上海,一想到培养我的老师、伴我成长的朋友、同学都会来看我的演出,我就要求自己拿出150%的能力。

  戏剧导演田沁鑫:艺术节给了当年那个没有名气的小导演一个大大的舞台

  我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老朋友,也让我真正与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观众结下不解之缘。第一届艺术节我就带着第一部自编自导的话剧《生死场》来到上海参演,而这也是我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也就是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前身之后,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于我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在《生死场》的演出之后,我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合作越发紧密,《狂飙》《青蛇》《山楂树之恋》等10余部作品先后登上艺术节的舞台。很感谢上海国际艺术节,因为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没有名气的小导演。借由这个平台,让我的戏剧频繁地在上海上演,得到上海观众的认可,可以说这20年来我与艺术节共同成长。

  如今我也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的导师,就是希望帮助青年艺术家能够像我当年一样,在这个平台展现自己对艺术的认识,被观众和戏剧界人士认可。

  作为第1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杨丽萍奉上舞台收官之作——舞剧《孔雀》。她以总导演身份和国际视野制作的《孔雀》,充满了其对生命和人性的追问。

  2040,那些艺术节的高光时刻

  这一夜,“祝酒歌”为艺术节响起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茶花女》(1999)

  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作演出的《茶花女》中落下帷幕。

  经过近一个月的排演,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的多国艺术家奉献了该剧原文演唱的中国首演。

  值得一提的是,首晚演出是旅加女高音歌唱家张立平紧急“救场”,代替了由于身体不适而退出的玛丽亚·斯巴卡尼娅出演“茶花女”。尽管没有从容的排练,她却与华裔歌唱家莫华伦、扮演阿尔弗雷德之父阿芒的保罗·考尼一众艺术家合作无间,让上海观众领略了经典歌剧的魅力和顶级剧院的精彩演绎。

  此曲只应天上有

  柏林爱乐乐团的上海首秀(2005)

  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名团,柏林爱乐乐团经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在2005年终于在上海完成首秀。在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尔的执棒下,两场音乐会先后上演柏辽兹《海盗》序曲、拉威尔《鹅妈妈组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海顿的《D大调交响曲》、托马斯·阿迪斯的现代作品《避难所》等作品,吸引乐迷连看两场。上海乐迷到底“懂经”,演出谢幕时长达十分钟的欢呼与掌声,也点燃了这支交响王牌军的激情。乐团特别为这座“令人惊艳的城市”加演了西贝柳斯的《鹤之梦幻》。音乐家们精彩绝伦的演绎和拉特尔激情四射的指挥为艺术节留下难以磨灭的一笔。

  这是昆曲史上的圆梦时刻

  上海昆剧团昆剧《长生殿》(2007)

  2007年11月4日,上海昆剧团推出的昆曲全本《长生殿》,用12场演出创下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这部经典的当代重述,同样成为镌刻在昆曲史上的“高光时刻”32场演出累计票房107万元,写下了中国昆剧演出史的最新纪录。

  《长生殿》与《牡丹亭》堪称昆曲花园的“双葩”。蔡正仁、张静娴等老艺术家在承继传统折子戏的基础上,共纳入原著43出,恢复、捏合后以四本36折的面貌问世。艺术节演出期间,兰心大戏院特别为演出挂上了“长生殿”的匾额,外墙大门都被喜气洋洋的“中国红”包裹着。不管是当时90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还是首尝中国戏曲的外国游客,都为这悠扬的水磨调与凄美的李唐爱情故事而迷醉。

  为世博留下艺术的缤纷底色

  上海芭蕾舞团时尚原创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2010)

  一贯在金秋十月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2010年提前至9月27日举办,并以“炫动世博,舞动上海”为主题,为的是融入上海世博会展期,以丰富的名团名家演出为世博留下艺术的缤纷——园内园外流光溢彩,交相辉映。

  开幕当晚,上海芭蕾舞团联手皮尔·卡丹联合制作原创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国际化的班底保证了作品的艺术水准,也增添时尚气质:88岁的时装大师皮尔·卡丹亲自操刀,为剧中人物设计服饰;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明星演员约瑟·马丁内兹担任编导;而曾为《欲望都市》等美剧谱乐的作曲家丹尼尔·沃克担当作曲。

  绚丽而简约的舞台上,上芭的明星舞者用足尖为观众讲述一个在欧亚大陆流传千百年的奇异故事。

  作者:黄启哲

编辑: 王子衿

2040,丈量一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包容与爱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文化艺术界也期待着一个舞台,张开双臂拥抱国内外一流经典和大师名团,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开拓演艺市场、满足人民对文化艺术的需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