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家门前】我家门前的叠石桥

2019-09-12 08: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通9月12日消息(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江苏省海门市三星镇与通州市川港镇的界河上,曾经有一座小石桥,因桥墩由石条呈“井”字型拼叠而成,被当地人称为“叠石桥”。1954年,赵飞出生在了叠石桥附近的叠石村里,对于这座桥,他至今记忆深刻。他说:“桥头边有个理发店、有个商店、有个卖猪肉的,在南边有一家人开了个豆腐店,做豆腐。”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百废待兴。由于距离镇上的集市较远,为了换取生活所需的物品和零花钱,附近的村民便将农作物和手工艺品拿到叠石桥桥边的空地上进行交易,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农工副产品集散市场。在赵飞的印象中,儿时的叠石桥一到阴雨天反而格外热闹:“有时候下雨天,好多农民来不及赶到镇上去赶集,就在叠石桥附近躲雨,站在廊檐下、桥头,把家里的鸡蛋、鸭蛋拿出来卖,换一些零花钱。”

  受到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影响,纺织业在海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传承了刺绣等纺织技艺的匠人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家织产品拿去叠石桥边的市场或者更远的集市上进行买卖,贴补家用。不过,当时的物资水平和生产条件有限,从原料生产到制作工艺都十分原始。赵飞回忆:“我们农村开始绣花、绣一些图案,工艺很原始,在布上进行印刷的时候还不是用墨汁。用什么呢?用铁锅上的铁锈。早上起来用铲刀刮铁锅,唰唰唰……那时候村子里早上就是有鸡叫、狗叫,还有刮铁锅的声音。”

  1970年,叠石桥被拆除,筑成泥坝。虽然桥没有了,但桥边的市场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活跃。每天上午,田边的空地上都是摆摊的小商贩,其中,家纺类产品的规模随着需求的增多也在逐渐扩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刺有金鱼等图案的枕套深受当地及附近居民的喜爱,甚至成了婚嫁的必备品。当时正在服装厂当会计的赵飞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和妻子拿出积蓄,在家旁边的空地上搭建起简易的厂房,开始生产和销售绣品。赵飞说:“有些人把枕套拿到集镇上去卖,也有的拿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卖,比如苏州、无锡。我们离上海近,就拿到上海去卖。一对枕套能赚2块钱或者3块钱,要知道那时候,泥瓦工一天的工资只有一块两毛钱。”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叠石桥市场也告别了“黑市”的身份,走上了正轨。1987年,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该市场定名为“南通市三星叠石桥绣品市场”。

早期叠石桥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初,靠着生产和销售绣品,赵飞的家里已经盖起了三层楼房,站在顶层,赵飞可以看到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叠石桥绣品市场。那时的市场已经有上下三层,建筑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摊位超过了4000个。

  记者:当时的绣品大楼是不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赵飞:很热闹的,生意一直很好,全国各地的人都来采购。当地的青年批发了绣品,打好包,到了其他地方去卖,比如武汉的汉正街、沈阳的五爱市场,到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纺织品市场去卖。

  1995年,赵飞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朋友一起出资在工业园区新建了更大的厂房。这一时期,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叠石桥家纺市场也迅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培育,叠石桥这座临时搭建的小桥,已经变成当地居民的财富之桥,曾经的叠石桥绣品市场也已经发展成现在的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成为闻名中外的家纺集散地,形成涵盖“织、染、印、成品、研发、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带动50多万人就业。

如今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赵飞表示:“这叫‘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因为市场发展以后,物流、经济流、人才……都流通了。全国各地定我们这里的货,一般几十个小时就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叠石桥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年,叠石桥实现进出口总额30.5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015年的3亿美元增加了27.5亿美元,涨幅超过了900%,产品远销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家门前”的叠石桥,一路从历史走来,紧随新中国改革开放,成长为世界家纺市场上的贸易“金桥”。

  赵飞的女儿说:“我是1979年生的,1978年正好改革开放,这40年来我就看着这个市场,从无形到有形、从小到大、从不健全到完善,一步一步看着它成长。”

  “我家门前”的叠石桥,因连接附近的村庄而搭建,最终连通了整个世界。

  江苏明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徐德娟说:“经过‘一带一路’的带动,我们的设计师还有销售团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去了解其他国家的背景和喜好,促进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国际化。”

编辑: 戚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