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宁波“骚扰电话”整治公益诉讼案列入最高检典型案例 释放可推广信号

2019-01-03 08: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电话推销因成本低,成为房产销售、金融保险等领域常用的营销方式。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针对不特定的手机用户强行推送的各类广告,数量多、频度高,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在开会、上课,各种骚扰电话让人防不胜防,有些骚扰电话甚至能够准确地说出个人信息,让人担惊受怕。

  对这些“骚扰电话”,作为个体的公民除了无奈,似乎无计可施。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将宁波“骚扰电话”整治公益诉讼案作为典型案例发布,为打击遏制“骚扰电话”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路径。简单地说,相关部门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检察院将出手督促,甚至是起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2018年上半年,宁波市发生120热线被骚扰事件。宁波市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洪波静告诉记者,2018年4月1日至5月下旬,共接到骚扰电话1600多个。

  1600多个楼盘推销电话打入120急救电话,最多一天接到90多个,均为“0574-2”开头的联通电话号码。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筹)负责人胡卫列介绍说,宁波市广告推销电话数量多、频度高,干扰了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了急救等特种服务电话的正常使用。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为明确界定广告推销电话对公众的骚扰程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90%的受访者认为广告推销电话已成为“骚扰电话”,希望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约束和监管。向海曙区40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的实名调查问卷,反馈结果与公众调查结果一致。

  市民纷纷表示:“银行贷款、房产中介类骚扰电话最多。”“又是卖房子的,又是炒黄金、炒股票的,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拿到我的电话号码的。”

  海曙区检察院检察长李钟告诉记者,检察院成立专案组,进行了调查,收集了逾2000个骚扰电话号码,查清了通信运营商-营销公司-群呼平台三者之间的利益链。

  “比如网线接进,8条线输出,从号池里拿出号段,就可以用这个号段的号码拨号。”李钟说。一套拨号系统800元,每条线路30元月租费,拨打电话每分钟5分钱。仅一家公司服务器上就存着约1万个中国电信手机号码。

  李钟指出:“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一个公司在经营其电信业务过程中,它的号码它会不知道吗?拉开后台一看,主叫在几百次甚至以上的,肯定不正常。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牺牲大众的利益。”

  2018年7月检察院向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该局组织力量对当前“骚扰电话”扰民的现实情况、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立法机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电信业务管理办法。

  收到检察建议,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制定了专项整改方案,通过加强电信业务和通信资源管理、增强技术防范力量、控制“骚扰电话”传播渠道、清理骚扰性硬件,对“骚扰电话”进行整治。三大运营商宁波分公司也根据各自的业务情况采取了暂停经营性外呼业务、严控中继线业务、对无法提供安全承诺的平台停止服务等措施加以整改。

  2018年11月,海曙区检察院再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骚扰电话治理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胡卫列介绍,有84.8%的受访者表示,骚扰电话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全面清查语音专线、“95”“96”“400”号码等资源使用情况。明确要求各相关互联网企业全面清理“呼死你”“网络改号”“短信轰炸机”等骚扰软件,加强骚扰电话风险提示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特别提到了要追根溯源,有案必查,查实必罚。要对主要的负责人和具体的负责人严肃处理,而且要把信用引入进去。治理骚扰电话是一个包括用户在内的全面的工程。靠用户的力量、靠全体消费者的力量,也是治理骚扰电话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次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再次释放强烈信号,监管部门不依法履职,对“骚扰电话”治理不到位,检察机关将果断出手。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