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习近平赴四国访问并出席G20峰会 “中国声音”备受期待

2018-11-27 08: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记者张筱璇 刘会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今天(11月27日)开始一直到12月5日,习近平将先后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和葡萄牙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习近平主席还将出席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本次出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有哪些具体活动?又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西班牙是习近平主席本次欧洲、拉美之行的第一站。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3年再次访问西班牙。今年恰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西班牙具有特殊意义,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外交部副部长王超介绍,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费利佩六世国王会见,同桑切斯首相会谈,集体会见参议长埃斯库德罗和众议长帕斯托尔并向两院议员致辞。两国领导人将就中西、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规划新时期双边关系发展蓝图,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服务贸易、税收、文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文件。

  离开西班牙,习近平主席将前往第二站,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马克里总统举行会谈,就中阿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战略规划,推动务实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此外,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将是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外交部部长助理张军介绍,今年峰会的主题是“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峰会主要活动包括三个阶段会议和一场领导人闭门会议,将主要讨论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气候变化等议题。习近平主席将就上述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主张,并同各方领导人交换意见。

  在结束对阿根廷的访问后,习近平主席将前往第三站巴拿马。这个因为运河而知名的国家,去年6月13日与中国建交。一年半以来,两国关系开局良好,在贸易、投资、海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收获。外交部副部长秦刚表示,这是中国同巴拿马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巴,对引领新时代中拉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介绍,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巴雷拉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将签署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展会、海事运输、融资、质检等多领域合作文件。

  本次欧洲、拉美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地处欧洲最西端的葡萄牙。中国国家主席时隔8年再次访问葡萄牙,对中葡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德索萨总统举行会谈,会见议长罗德里格斯和总理科斯塔。两国领导人将就中葡、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王超介绍,访问期间,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科技、水利、质检、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协议。

  从世界版图来看,习近平主席这次出访的四个国家中,西班牙、葡萄牙地处欧洲,而阿根廷和巴拿马属于拉美地区。因此,本次出访不仅对双边关系产生影响,从更大范围来讲,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中欧、中拉关系。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风险集聚挑战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期待着峰会能够在引领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之路方面作出贡献。

  西班牙、葡萄牙位于亚欧大陆西南端,互联互通合作的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是中国在欧盟的传统友好国家,也是中国在欧洲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应该是中国和西、葡两国进一步推进合作的重要方向。“因为这两个国家在港口建设,包括在航运业、物流方面,对于发展和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兴趣都日渐浓厚。另外,目前在全球都团结起来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出访西、葡两国会更有利于中欧之间,不仅是双边,而且是在地区层面,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彼此的合作需求,从而更好地在维护多边主义、维护开放性经济方面能够找到更多的共同话语。”崔洪建说。

  中国和拉美国家同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立场,是隔海相望的好朋友、携手并进的好伙伴。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巴拿马宣示政策主张,对指导中国同其他拉美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以及中拉整体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表示:“这两个国家都在拉美各个经济体中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地区的大型经济体,一个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港口型经济国家。因此,这两个国家的选择也凸显了中国对于进一步推进和拉美的务实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五通’背景下,发展国际产能、基础设施,以及利用技术和资金的比较优势,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比如(帮助)拉美国家进一步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这样一个明确的意愿。”

  当前,因为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全球贸易遇到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全球贸易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都遇到很大困难的情况下,G20有责任就贸易投资的保护主义进行讨论,旗帜鲜明地发出信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发出何种声音备受期待。她说:“全球经济治理又到一个十字路口,实际世界发展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国必须要表示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我认为,这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G20峰会上,分歧可能要比过去都大,但是中国的声音,大家都在关心、都想听这个声音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会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