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 三大突破实现风浪同测

2018-10-30 07:2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9日)上午8点43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第289次发射,中法海洋卫星正是这一次发射的“核心”。这颗卫星作为中国与法国之间首次在卫星系统层面的合作成果,从2005年项目启动到昨天,研发历时十多年,其中多项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

  这颗“国际新星”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国之间太空合作的无限未来,更成为我国海洋卫星体系“五星在轨”的重要构成,使今后更高精度海洋监测和更高准度预测预报成为可能。

  “无风不起浪”“无风三尺浪”,两句相似的俗语表达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意思,这是因为“风与浪”的关系并不简单。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说,海洋卫星中的动力环境卫星主要是对海面风场、海浪波高、海浪谱等为观测目标,而此次发射的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他说:“海风和海浪的关系历来是海洋科学家非常关注的,同时、同地获取海风、海浪探测数据,对于进一步提高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精度,认识其内在规律非常有价值。”

  之所以能够实现风浪同测,得益于三个突破。

  突破一:两个新型微波遥感雷达有效载荷搭载同一卫星平台、协同在轨工作

  中法海洋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王丽丽解释,中方研制的微波散射计和法方研制的海洋波谱仪是这颗卫星上最为核心的部件,前者能够对海面风速和风向进行高精度观测,后者则可以对海浪有效波高、波向、波速等测量。尤其是散射计首次采用扇形旋转扫描,实现了同步获取海面多方位角组合观测数据,数据处理复杂度明显降低。以台风为例,在其还是在热带低压状态时,散射计就可以捕捉到它在洋面上的形态特征,通过准确捕捉到台风中心的位置并跟踪其位置变化,台风的行进路线及移动速度都可以在卫星的图像中直观看到。

  王丽丽解释:“是什么样的风、什么量级的风能够形成什么量级的海浪,台风有可能引起的海浪是什么样子的,只有知道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后,我才能做到更高精度地预报。”

  突破二:持续能源保障使得24小时无死角监测成为可能

  与普通陆地卫星只需要在拍摄目标时工作不同,由于海洋卫星需要持续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能源供应尤为重要。王丽丽说,尤其是两个核心“雷达”均为“高耗电品”,卫星的“续航能力”是关键。“海洋是一个全球观测尺度的东西,要24小时进行全球探测。我们要设计一颗卫星能够保证24小时的供电,而且这颗星上面每个载荷都是200瓦的功耗,加起来就是400瓦。我们认为长期的功耗在所有的小卫星里是最大的一个。在保证供电的情况下保证它的热控不至于发热量过大,我们为此设计了特殊的热控措施以及与以往小卫星不同的供电方案。”王丽丽说。

  突破三:中国首次与世界先进宇航机构展开合作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国内到巴黎也许是一场浪漫的旅行,而对于中法海洋卫星上不少结构板来说,从中国到法国再回到中国所经历的轨迹绕过大半个地球。两国在设计标准、研究制式上的差别也给两国的研究者增加不少难度。法国方面卫星项目经理卡斯提安说:“中法两国都是首次开展如此意义重大的合作,双方都做到了我们该做的贡献。我们固然也有过一些困难,但是最终达成的合作成果和决策都是共赢的。”

  事实上,在长达13年的合作研发过程中,有四年工作进程被迫中断,但王丽丽说,这并没有阻挡两国的合作步伐,“我们实际上是两个航天大国的合作。其实一颗星大概需要四五年,这颗用了十三年,其中有四年受到了美国元器件的限制。因为以前法国的这个产品使用了很多的美国元器件,但是美国知道了(这是)跟中国合作以后,要求把这些元器件全部取下来。但法国下定决心这个合作项目一定要做下去,所以他们把所有的美国元器件全部拿掉,换成了欧洲的元器件,但是两个国家在合作上有很大的信心,无论阻力有多大,也要把这件事完成。”

  今后,中法海洋卫星获得的探测数据将由中法两国科学家共享,而我国海洋卫星体系也将形成“五星在轨”协同监测。赵坚说,中法海洋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七颗海洋卫星。到今年年底,有望形成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以及海洋监视监测三个系列,五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的一个良好的局面,具有对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进行连续观测覆盖的能力。将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中法海洋卫星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中国航天也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法双方还要启动航天工程更多的合作。后面还有中法天文星、升空探测等多方面合作。中国航天已经与3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00多项合作,无论是在卫星研发、火箭的发射、载人航天,我们都是开放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吴艳华表示。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