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近两年新高 未来双向波动或成常态

2018-01-19 07: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年伊始,受美元走弱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几天的快速上涨使得“汇率”这个话题再度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范围里。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335,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调升,创下了2015年12月10日以来的新高。而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汇率的下跌仿佛已经是昨天或者更远的事情。整个2017年至今,人民币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中轴线附近了吗?

  昨天(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她用数据给出了答案。所谓的“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每年这时走进国新办的大楼里,在这场介绍全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的发布会上,汇率走势都会成为焦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与2015、2016年媒体抛出“人民币还会不会继续跌”的问题不同,2017年人民币的走势回归了让人放心的区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用“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概括了过去这一年,“从银行结售汇季度数据看,2017年前两个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409亿美元和530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亿美元,四季度转为顺差12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结售汇是影响我国外汇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内容,如果综合考虑即期、远期结售汇以及期权等影响因素,2017年2月以来我国外汇供求就开始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银行远期结售汇逆差总体收窄。2017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额同比增长111%,远期售汇签约额增长12%,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260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69%,说明2017年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更加稳定。

  汇率走势取决于供需双方的买卖意愿,不仅仅是结售汇由逆差转为顺差,整个2017年企业换美元的冲动都在明显降温,花美元的意愿却在悄然加强。

  王春英介绍:“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下降,外汇融资稳中有升。2017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较2016年下降9%,说明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要继续融入外汇资金,购汇偿还外汇贷款的情况减少。2017年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累计增加3亿美元,2016年累计下降858亿美元;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外币跨境融资余额累计上升284亿美元。”

  的确不仅仅是企业。现在如果去银行营业网点的大厅里做个今昔对比,不难发现,“换点美元存着”的想法已经淡出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脑海。在王春英的介绍里,这种变化是有数据支撑的,“市场主体外汇收入结汇倾向上升,个人持有外汇意愿减弱。2017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较2016年上升3%,说明市场主体结汇意愿基本平稳。另外,从个人境内外汇存款看,2017年累计下降7亿美元,2016年累计增加363亿美元。”

  这就是“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这种平衡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意味着汇率不再是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在6.4401,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66个基点,升值的趋势暂缓。上一次汇率被拿出来集中预测和比较时是在2016年底,那时人民币即期汇率在破7与不破7的位置上纠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趋势可能需要以年为单位来观察才看得更清楚。

  王春英表示,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与多重因素有关,但总体上,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近期人民币升值与内部经济持续向好和外部美元相对比较弱等因素都有关系。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供需更加平衡,内生增长动力增强,这都会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涉外交易行为都由单边转向多元,促进了外汇供求的平衡。当前,企业、个人都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安排跨境收支和结售汇。我国会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当人民币保持单边上涨或者单边下跌,几年才会有一次转向的时候,企业往往更容易把握自己的结售汇策略。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里,外贸企业似乎习惯在单边市场做买卖。但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方向上下不定,正如监管部门所说,当“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企业又该如何去做好自己的风险管理呢?

  当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时,很多外贸企业会大呼生意难做,订单难接;而当人民币一浪连着一浪下跌时,又会有很多企业担心外方要求降价,汇率的上与下企业都是犯难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骨感的现实是汇率不可能静止不动,如何通过各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是企业的必修课。

  王春英表示,尽管企业逐步在改变对人民币汇率的固定思维,但部分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仍然不到位。“一是对于汇率风险认识不到位。还有一些企业习惯于押注升值或贬值的单边方向,用主观的市场判断替代风险管理。二是对套期保值认识不到位。企业对汇率风险敞口控制意识不足,不是合理审慎保值,反而有时主动追求风险利润,同时在外汇市场形势发生调整的时候,如果一些企业发现自己判断错了,集中调整汇率风险敞口可能引发外汇供求矛盾,加剧人民币汇率、利率调整等风险,造成市场恐慌或者踩踏,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最终会损害企业自身的经营。”

  在王春英看来,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必须要树立严肃的“风险中性”意识,外汇局将通过制度建设推动这种意识的普及。“2018年外汇局会继续推动企业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优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环境。同时,从外汇市场发展方面进一步推动改革,丰富市场产品,扩大参与主体,拓展交易范围,推动外汇市场对内和对外开放,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提高外汇市场的服务能力、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避险需求。”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