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最后一个出国

2018-08-02 16:54:00来源:央广网

  懂事和虚荣,哪个才是少年的本能?

  有媒体昨天报道了浙江杭州孙女士的烦恼。她的儿子就读于杭州一所民办小学的六年级,这个暑假,儿子将前往英国游学两周。类似的暑期游学团,学校年年都组织,但孙女士却从来没有让他参加过,因为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一次游学活动费用起码要3万元,抵得上3个月的工资了”。今年暑假放假前,儿子提前和孙女士打了招呼,说这个暑假必须要跟同学一起参加游学活动。孙女士本想拒绝,但向其他家长打听后意外得知,自己的儿子是全班唯一一个从未出过国的孩子,最终她无奈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对孙女士人到中年压力的共情,和对孩子求而不得酸楚的体谅,刺痛许多人的心。一位我一向喜欢的知名教育博主措辞严厉:“内心不自信、不强大才会在意这种外在的标签。给孩子坦荡豁达的心态,比去一趟美国、法国都更有价值。”并补充,“‘没钱’从来不是作为父母的过错,‘没爱’才是。”

  这一次,我不能苟同。

  我最反对的一种父母之道,就是“考验”——对幼童晃动棒棒糖,然后告诉他不吃糖对牙齿好、不吃糖才是好孩子;当着有体重问题、必须节制口欲的孩子大快朵颐,美其名曰“坚定意志”;学龄孩童写作业欲哭无泪,家长偏偏在旁看电视看得热火朝天。难抵诱惑是为人的本能,有意无意制造诱惑却是父母的残忍。何况,内心的“自信”和“强大”是和年龄正相关的,以糖果利诱成年人如同笑话,但反过来,百万现金摆在为数千工资奔波的“孙女士们”面前,强大的大人们内心没有一丝波澜吗?暗暗向往6年的英国之旅,对孩子的诱惑力就有那么大。

  孙女士的儿子,懂事。尽管每年开学,全班同学交流假期出国经历,孩子从来插不上话,但他从没跟家里抱怨过;即将小升初,出国的愿望才被作为“小学里最想完成的一个愿望”郑重提出;妈妈答应后,他第一反应是“妈妈,我一定会在英国给你买那双你最喜欢的鞋子”。这个令成年人伤感的情境里,妈妈和儿子都在尽力顾及对方感受,又在试探着,往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领域踏出一步。

  这样一个“人人出过国”的班级和学校,当然不是如今平均消费水平的体现,这一点,“费尽了心思才把儿子送进去”的孙女士应当早有预知。要求孩子“坦荡豁达”,但这位妈妈率先钻进了“勉为其难上高价民办学校”的魔咒,坦荡吗,豁达吗?“没钱”的确不是父母的过错,可“没钱”的妈妈,“有爱”吗?至少体谅的爱,她亏欠了孩子。这笔超出家庭消费力的教育支出,对父母,只是偶尔一闪念的“至少我们已经尽力了”的自我安慰和感动;对孩子,却是从早到晚、一周五天无从躲避的“别人都有、我却没有”的提醒。孩子站在这个名为“自卑”的泥潭边,凭借善良和自律最大限度地保持着平衡,就这样,还要背负“不自信、不强大”的标签?

  孩子是好孩子。如果不是父母的大虚荣,他何须有这小虚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世界有好多冰冷的真相,计了“好学校”的深远,亲爱的父母们,也请帮忙分担这痛苦的成长压力。有的考验,何愁来得太晚。(记者沈静文)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