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首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于丹: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2017-06-10 17: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温飞 焦莹)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自1987年至今,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即长城、明清皇宫·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自然、文化双遗产)申遗成功已经30年。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

  今天(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之声记者独家专访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于丹看来,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人们不能仅仅管它叫遗产,让它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于丹认为,从国家层面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就是唤醒大家的一种认同感,让这些遗产能够在今天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成为一种历史记忆。

  说到非遗保护的实践,最生动大概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现代社会,空调改变了人们对季节的切身感受,冰箱又打破了食物的地域限制,传统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节气与饮食”传统渐渐失去功能性。然而,立春要吃春饼,除夕得吃饺子,这些传统文化的存续正是作为中国人的趣味所在。

  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看来,西方人的节日是从天上下来的,而中国的节日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西方的好多节日都是从天上下来的,因为它向神致敬。但是中国人的节气都是从地底出来的,所以中国过节就是人向土地的回归。二十四节气,15天为一个节气,大地上面万物都会如约而至。哪个节气是下雨的哪个节气是下雪的。过去陶渊明一直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的衣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只要好好耕地,大地苍天一定不辜负我。所以原来的农耕民族节气也是一种哲学,它是人以大地为法则的最重要的哲学。”

  于丹说起她几年前的黔东南之行,小黄的侗族大歌、岜沙的“人树合一”,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看来,贵州这些艺术化的、有信仰的生活背后,正是中国人一次次用自己的语言对生态文明做了表达,就是天人合一、尊天亲地的理念,“贵州黔东南州,在一些苗寨侗寨,他们至今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祭祖习俗‘人树合一’。‘人树合一’即是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让这孩子与树同长。人死后,砍下出生时种下的那棵树,为其做棺木,无论多么穷的人家都有一片祖先林。一个一个的祖先都化成树木长在这里。这些在我们今天看起来都觉得蛮陌生的,但他们对于树木的那种敬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所以他们懂得秩序感,他们懂得谦让。”

  于丹认为,中华文化要跨越障碍走出去,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根性,“如果我们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触摸民族的根性看到的不光是一些奇观,什么手工艺、什么作品我们今天做不出来了,不光是这种感叹,更重要的是看到背后的价值观。”

  于丹表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在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转型时期特别重要。但她同时表示,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我们不能仅仅管它叫遗产,让它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内容,不能仅仅管它叫遗产,让它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真正的意义是唤醒大家一种认同感,怎么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今天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成为一种历史记忆,这才是真正的意义。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