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赣鄂湘联合拯救长江江豚 专家支招:保护自然栖息地

2017-03-27 17: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荆州3月27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江西台记者李先 荆州台记者沈秋)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属中国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数量不足千头,而且正逐年减少,濒临灭绝。

  为了挽救这一珍稀物种,今天上午,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7江西、湖北、湖南三省联合保护行动在湖北监利县何王庙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举行。来自江西鄱阳湖的8头江豚,将分别被放入监利何王庙和石首天鹅洲保护区。明天(28日),将有4头鄱阳湖江豚落户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

  3月25日,首批4头鄱阳湖江豚启程迁居到湖北、湖南两省交界的监利何王庙(集成垸)保护区。今天上午,在现场多名专家的见证下,来自鄱阳湖的这4头江豚摆动尾鳍,惬意地游入了何王庙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大水域。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表示:“这里水域宽阔,本来也是长江故道,渔业资源丰富,水质好,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应该是迁地保护非常好的场所。”

  明天(3月28日),又将有4头鄱阳湖江豚落户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共有3台运输车辆,10名工作人员参与运送、为“迁徙江豚”护航。

  鄱阳湖江豚保护志愿团队的发起人余会功是参与运送的人员之一。近5年, 余会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到鄱阳湖大堤拍摄江豚,开展江豚的研究和保护。余会功说,从湖北归来后他将向有关部门递交建议,希望能早日实现江豚在鄱阳湖的就地保护,“我已经写了建议,要求在江西建立江豚研究所,希望在江西就地保护。”

  一份来自农业部《江豚拯救计划》显示,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结果,洞庭湖、鄱阳湖中长江江豚的数量分别约为90头和450头,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数量仅约500头,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年均下降速率为13.7%,且呈加速下降。据了解,早在2015年就先后有8头江豚,在何王庙水域安了家。为确保江豚的繁衍生息,何王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水域的渔业捕捞、网箱养殖、洲滩放牧和农业污水排放等进行了综合治理,定期对保护区重点水域江豚的生活动态进行监测和记录,给江豚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2016年8月上旬,保护区迎来了第一头小江豚的出生。

  对于小江豚的出生,何王庙长江故道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李春盛表示既欣喜,又倍感压力,“因为小江豚在6个月期间不能与母体分开,我们根据情况3个月期间不分昼夜,将它生活的水域进行封闭,排除外来的干扰。通过我们目前的观察,小江豚生活得很好,有单独觅食的能力了。”

  新老江豚能否最终生活在一起,监测保护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李春盛表示:“下一步工作要观察这4头江豚在这里的适应情况,是在上游还是下游,最后是否和现有群体生活在一起,每天在天气状况符合的情况下,要不分时段对它进行跟踪监测。”

  如何从根本上挽救江豚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永远留住它美丽的微笑?参与首次江豚外迁活动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表示,全国江豚保护面临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一是航运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比较快。再一个是渔业活动尤其是非法渔业活动对长江江豚的饵料资源鱼类影响比较大。长江沿线还有湖区的涉水工程建设,工程的上马运行对整个水文环境和洲滩环境都有比较大的改变。这些都集中反映在江豚种群数量上。 ”

  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表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保护好自然栖息地,“鄱阳湖现在是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我们称之为长江最后的避难所,根据统计大概在450多头左右。当然这个区域也是人类活动的区域,所以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保护自然栖息地,对于个体的损伤,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联合拯救;长江江豚